本书从《论语》中选取一系列经典故事,以典籍为纲目,分为上下册,用平实浅易的语言将故事呈现给读者,并配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加注拼音,方便读者阅读。
本书为《老子学集刊》*辑,《老子学集刊》是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的会刊,专门就包括道家、道教在内的广义老子学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是目前国内研究、教学、传播老子学方面*的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任会长。《老子学集刊》暂定一年一期,本辑从去年本会召开的理解与运用:老子及道家和道教的生活之道学术研讨会中精
书稿为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道’与‘势’及其科学体系研究”(项目号为2013R0016)的成果结项,其作者李德建为福建省老子研究会会长,从事老子思想与道文化研究20多年,立志弘扬老子大道思想。本书稿对老子的道体混成论、空间观、时间观、物质形态观、艺术观、运动观、系统观、组织观、玄鉴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克己复礼为仁”研究与争鸣
本书是一本周易普及读物。内容为:第一章“易”,第二章“周易”,第三章太极、爻、八卦、六十四卦,第四章数、象、辞、占,第五章《周易》太极观和正中法,第六章《易传》系辞,第七章《易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第八章《周易》传承。在书中,作者概括介绍了《周易》的思想、概念、原理、规则和发展历程。
本书作者针对“和谐”的时代主题,由《同人》《睽》两卦,阐发《周易》所揭示的人际和谐之理想和原则;进而由具体的夫妇、父子、朋友、上下之关系人手,阐发《周易》中的和谐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里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释放出新的活力?《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
作者首先阐明《周易》经传的文学性,认为《周易》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而从文学创作出发,梳理历代文学作品中对《周易》的广泛引用;又从文学批评出发,分析了《周易》哲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在当代文学部分,作者用了较多篇幅介绍金庸武侠小说与《易》的关系,对金庸所用到的武功名称、招式名称、武术思想等进行了较为细
读史释易,向来是一个讲易的传统命题。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梳理《周易》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一方面由史观易,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易学与史学,自古至今联系密切:在古代突出表现为“以史治易”,古人常常用历史故事来注解《周易》;在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