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8月,位于塘沽的永利碱厂正式出碱,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制碱史的第一页。在创始人范旭东、侯德榜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中国基础化工出现盐、碱、酸、肥齐头并进的局面。七七事变后,永利这个吾国唯一的化学命脉被日寇占领,与其一脉相承的久大精盐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也遭受重创。为保存民族化工火种,永久黄千余名员工及家属携带机器
本书精选了长沙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栏目《总编辑调查》2020年以来的热点文章,分为乡村国是、创新驱动、院士来了、产业风云、人民至上、区域合作、以文化人、强基固本八个部分,通过对长沙这个城市样本进行深度调查,讲述了高质量发展故事。这一篇篇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思想、有态度、有品质,可
本书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秦山核电站创业史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忠实记录秦山核电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创业历程,通过大量的人物采访、回忆和鲜为人知的史料,以文学的手法,深度挖掘中国自主核电建设的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的红色火种,展现企地共融、互相赋能的浙江创新发展模式
2.2万余公里陆地边境线,无数个忠于使命的身影挺拔如峰;300多个对外开放口岸,无数个恪尽职守的英才戍守国门。他们,就是国家移民管理警察,负使命,勇担当!第二届“十大国门卫士”评选结果揭晓之后,国家移民管理局与群众出版社立即启动“名家名编走国门”大型采风创作活动,特邀国内知名作家深入国门口岸一线,历时4个月,累计行程数
《乡村振兴耀北疆》系列丛书是由12分册组成。《百名记者眼里的百村百变》是本丛书的一分册,由赤峰市乡村振兴局联合赤峰日报社,组织百名记者深入走访赤峰市12个旗县区的100个嘎查村编写而成。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从每个村各自的特点入手,用镜头和笔触生动记录时代背景下的赤峰乡村巨变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刻反映了赤峰地区脱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国家使命,在亘古荒原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该书通过采访参与兵团建设的众多普通人物,以纪实文学的写作方式,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书稿以普通的人、日常的事、凝聚的亲情友情为素材,呈现兵团建设的丰富细节,有生活中令人捧腹大笑的趣闻,有工作中解疑释难的苦楚与快乐;有道
本书由盘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盘锦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赵书哲主编,共收入报告文学作品100篇,作者全部由盘锦市重要作家,尤其是在散文和报告文学写作上成就较高的本地作家创作完成。本书约30万字,主要撰写了100位盘锦市建市以来各级道德模范代表人物,每篇文章约3000字,主要内容包括他们的生平、主要社会贡献,尤其把笔墨放在道
《人间明暗》是知名纪录片导演范俭的纪实文学作品。 多年来,范俭致力于纪录片的拍摄,从汶川地震后失独再生育家庭、武汉新冠期间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到诗人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生……他用无声的镜头凝视生命的兀自流动,对时代巨变下的人性、家庭的故事投入深切的关注。 范俭平视的目光,投向历史与时代洪流下普
小镇青年
本书是华北油田建设45周年丛书中的一本,书中收录了华北油田建设以来的英模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推进华北油田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忠诚担当的模范人物和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先进集体。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和发展的动力。英模形象就是标杆,伟大的征程需要榜样的接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