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重点对当前我国牧草产业生产要素和市场供求变化现状及趋势、草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未来趋势、牧草产业发展关键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价以及草食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等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2021年牧草产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2021年牧草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22年牧草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等。
本书主要对近四十年的北方草原牧区产业和产权政策演变及其效应问题进行研究。产业和产权政策是牧区政策的核心,其传导效应决定着草原牧区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其中,牧区产业政策具体包括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念草木经,兴畜牧业、增草木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和围封禁牧系列政策及主体功能区划分等;产权制度具体包括牲畜作价,户有户养、草畜双
本书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思想和实践研究项目整理而成。该学术专著采用数据统计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于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与实践研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优化老区城镇布局、完善老区交通网络、推进老区对内对外开放等十五部分内容。
本书史料性较强,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脉络,内容包括增强老区乡村振兴能力、推进老区行业扶贫等13个章节,其主旨是构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振兴发展的基本方略,以此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料。
本地图集包括全国、重点区域、主要流域、综合农业区四个图组,综合使用格网和栅格地图、饼状图表、文字说明等多种表达形式,呈现了我国国土利用纹理及分布特点,全面描绘了我国国土开发最新格局和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现状特征。
鉴于广东在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方面的先行探索及其有效成果,当前亟须以广东的实践经验为载体,深入探讨和总结广东的经验,讲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广东故事。因此,本书立足广东,尝试定量与定性研究、案例分析和理论梳理结合,分析广东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政策实践和实际效果,总结其成功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人文情绪导向理论的背景和依据、休闲农业中的人文情绪表征研究、京津周边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京津周边休闲农业的人文情绪导向设计研究、设计案例分析。
王鸿一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引导者。1936年4月,公葬王鸿一先生办事处印发《王鸿一先生遗文》。本次编辑,以该书作为基础本,以台湾山东文献社1978年出版的褚承志编《王鸿一遗辑》作为对校本,收入《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文库》。1936年1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第一分院印行高赞非等著《地方自治与民众组织》。1936年
本书收集的内容包括了社会调查及邹平社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农业改进实施报告、山东旧济南道属农村经济调查、邹平县政建设实验区卫生院医院廿三年度、第一二期工作概况、合作丛刊第一集、土地陈报之过程与目的及其具体办法、山东邹平实验县实验规程汇编等。
1991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1993年10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由梁培宽主编的《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本次编辑,根据顾问梁培宽先生的建议,从上述两书和《河南文史资料》第二十辑、《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中辑出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