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从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选录了580余篇选文,按读者的年龄层次及兴趣特点分别编入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晚晴篇,共6种8册。本册为幼儿篇,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特点,只选诗词。选文通注汉语拼音,有语词注释和内容讲解,并附所收经典及作者简介。
丛书从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选录了580余篇选文,按读者的年龄层次及兴趣特点分别编入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晚晴篇,共6种8册。本册为小学篇Ⅰ,内容含“进修德业,成就智仁勇”“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附录”三部分,收录诸子百家经典中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论述,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式语句为主,共50余则
丛书从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选录了580余篇选文,按读者的年龄层次及兴趣特点分别编入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晚晴篇,共6种8册。本册为小学篇Ⅱ,内容含“进修德业,成就智仁勇”“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附录”三部分,收录诸子百家经典中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论述,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式语句为主共50余则,
《长短集:张春生文论选》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述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是对作者近些年来已经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评论文章的结集出版。分为笔端洇蕴、含英咀华、津沽絮谭、挚言片语、桌边窗痕五辑。内容论及鲁迅、老舍的小说、中国的文学问题,当代作家作品,文坛异象,影视热点等等。
《文心雕龙研究(第11辑)》由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主编,系由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文心雕龙》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次年会”的会议论文精选集。本论文集共收录了40篇论文,其中包括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多位“龙学”研究领域学者的论文。《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4-2015)》设总报告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戏剧、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坛热点等10个专题和附录资讯,分门别类地对2014年的中国文学、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
林纾是近代文学翻译史上的先驱人物,开创了文学翻译的局面,使外国文学的翻译成为自觉。本研究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对林译小说做一个以接受语境和译者文化取向为导向的研究。研究从费氏所构建的三个向度,即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描述林纾翻译的独特文体形态,解析林纾与合作者翻译过程中的是是非非,理清译入语社
《对话思维体道:悠悠的阅读心程》是作者的一本论文结集,分六辑。文章虽发表于近几年不同杂志,但有一个总思路,即努力还原作者所阅读文献的历史氛围。作者努力从儒家视角来咀嚼文献中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它们的得失。文章所及文献从魏晋南北朝到清中叶,从内容上包括思想类的、创作作品类的、美学类的。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有很大的跨度,在
《中外沈从文研究学者访谈录(第1辑)》是一本访谈录,访谈对象有:金介甫(美国)、齐藤大纪(日本)、李之檀(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助手)、黄能馥(清华大学教授,沈从文的学生)、赵连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沈从文的助手)、李辉(作家、《人民日报》编辑)、刘焕章(沈从文先生的女婿)、刘一友(沈从文研究
《穿越与升华:中学教材中经典作品个性解读》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五辑,每一辑、每一篇,作者都力求有一个独特的视角或思想作为灵魂,对原作作深层的挖掘与解剖,并作合理的联想与拓展,与历史、现实、人性、生活等智慧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深刻性与鲜活性,回避了某些普通读者接受有困难的学术概念,用随笔书写,即紧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