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共分八章,分别是先秦文学批评、两汉文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隋唐文学批评、宋金元文学批评、明代文学批评、清代文学批评和近代文学批评。全书重点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做出详细描述,并突出批评文体在文学批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系列教材一种,书稿共选出48篇中国古代文论经典篇目,每一篇都由背景、原文、注释、导读、延伸阅读五部分组成,并配一幅插图。背景部分主要介绍该篇文章作者情况及文章出处等基本情况;导读部分主要是对该篇文论思想进行阐释与解读;延伸阅读部分列举出五部(篇)古代与现代相关著作或文章目录,以便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
序言陈思和记得三十年以前,我刚入复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洪昇年谱》,受到学界高度好评。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书名,还会跳出这样的评价:“该书不仅首次全面细致地胪列了谱主的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还就洪氏‘家难’、洪昇对清廷的态度以及演《长生殿》之祸等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
章培恒先生的导师蒋天枢先生,曾在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受过陈寅恪、梁启超等名师指点,蒋先生晚年,放下自己的许多著述不做,集中精力整理恩师陈寅恪先生的遗著。一套书干干净净地出版了,最后一本是蒋先生编订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用年谱形式,把陈先生一生的著述活动都保存下来,没有一句花里胡哨的空洞之言。后来缪托陈先生知己的学人名流
记得三十年以前,我刚入复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洪昇年谱》,受到学界高度好评。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书名,还会跳出这样的评价:“该书不仅首次全面细致地胪列了谱主的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还就洪氏‘家难’、洪昇对清廷的态度以及演《长生殿》之祸等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
本书集中体现作者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期文学的演变和演进。重点突出对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思潮探究的整体观照、现代作家与作品解读的经典魅力以及对香港学者散文透视的别样风景。如此,在面到点上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出较为深刻的文化考察,凸显纷繁复杂时代文化与文学转型、互动时的历史留影与意义。
本书是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二十余年的论文集,视野开阔,方法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先秦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史记、唐诗宋词、当代文学评论、粤剧历史、苗歌、西方古典文学等方面。多数已经发表于学术核心期刊,其中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CSSCI论文十余篇,北大核心五篇,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书分四部分,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从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选录了570余篇(则)选文,按读者的年龄层次及兴趣特点分别编入'幼儿篇''小学篇(一、二)''中学篇(一、二)''大学篇''壮岁篇''晚晴篇',共6种8册。本册为中学篇2,分'进德修业'和'含英咀华'两部分。'进德修业'部分收录诸子百家经典中道德修养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从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选录了570余篇(则)选文,按读者的年龄层次及兴趣特点分别编入'幼儿篇''小学篇(一、二)''中学篇(一、二)''大学篇''壮岁篇''晚晴篇',共6种8册。本册为中学篇1,分'进德修业'和'含英咀华'两部分。'进德修业'部分收录诸子百家经典中道德修养
张炜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