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全集》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敦煌文献全集》以刊布原大高清彩色图版为主要特色。以往在黑白图录中难以辨识的朱点、朱笔
《广西石刻丛书·荔浦石刻》是一部汇集荔浦市区及下辖13乡镇碑刻精华的富媒体出版物。该书精选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石刻,通过拓片影印的方式,生动还原古碑原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石刻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书中内容通俗易懂,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荔浦石刻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广西石刻丛书·荔浦石刻》不仅是研究荔
本书系“丝绸之路考古学史丛书”之一。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华尔纳初涉中亚考古、在日本学习佛教美术、筹建北京美国考古学院等内容谈起,接着讲述了第一次、第二次福格艺术博物馆中国考察队的组建及相关考察情况,华尔纳剥移敦煌壁画的缘由、经过和数量,以及关于华尔纳的评价等诸多问题。本书图文并茂,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主旨突出,结构
艺术理论。敦煌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镶嵌在中国美术发展链条之中,又自成体系。它既填补了唐宋之前主流美术资料遗存阙如的不足,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有力见证。本书共分十一章,以一千年多年间敦煌的珍贵艺术遗存为具体素材,分别从敦煌历史与文化、敦煌窟型、敦煌人物画、敦煌山水画、敦煌花鸟画、敦煌雕塑、敦煌图案、敦煌器物、
红色资源,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是四川博物院近年来征集省内红色资源实物和对相关馆藏进行保护利用的学术研究专著。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如何征集、保护、修复、珍藏红色资源实物,以及如何对馆藏红色资源实物进行整理、分析和数字化。第二部分精选了数十个四川博物院院藏的
早期玉器因其所具备的神圣性、等级性、符瑞性、纽带性、珍贵性、艺术性,成为先秦时期重要的祭祀礼器、身份标志、优质贡赋与奢侈品。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社会上层艺术观与审美观的重要表现。本书通过对龙山时代玉器的细致梳理,重点考察不同地区的用玉制度与工艺美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龙山时代用玉传统的嬗变
《考古学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每年出版2期,主要刊发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田野调查、发掘简报、研究新知、书讯书评等。本期收录论文8篇,涉及建筑遗址、墓葬、手工业、科技考古等方面的研究,适合于从事考古学、古代建筑、艺术史等相关研究的
本书完整、科学、客观地报道了2006年考古发掘的道塘里、铜锣山、凤凰山三处窑址的发掘资料以及同年的调查资料,分别对道塘里、铜锣山、凤凰山三处窑址的自然环境、地层堆积、揭露遗迹、出土遗物进行详细介绍,采取统一标准尺度整理考古调查发掘资料,通过地层学、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参考年代学和各地纪年材料,对其进行考古分期,借助自然科
本书的作者团队在对河北省社会文物进行科学、全面、务实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1个总报告、13个专题报告、12个区域发展报告和10个特色案例观察,并详细介绍了河北省社会文物方面的多位知名人物,最后还整理了2024年河北省社会文物大事记。
本丛书由山东博物馆牵头组织,全面梳理山东革命文物资源构成和分布,首次大规模集成全省文博系统、档案系统、图书馆系统、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等112家单位1300余件革命文物精品,编纂出版《山东省革命文物图文大系》(十卷丛书)(暂定名)。《山东省革命文物图文大系》以近代以来山东革命历史发展为主题主线,统分十卷,每卷以文物解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