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份针对“三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平台型经济基层服务者与管理者关系的调研报告。本书作者团队以网约送餐员、网约出租车司机、网约货运车司机、珠海市多个镇街基层团组织和工会为重点调研对象展开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做了一次全面的摸底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取得了富有价
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7年5月9日,职责是协助广东省南雄市有关部门做好老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老区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配合党委和政府为老区办实事,为开发老区资源、发展经济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本书是《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的第13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支持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参与编撰。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89.13万个社会组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1.06万个,增长率为-1.18%。从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团体有37.01万个,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41.52
《中国非营利评论》创刊于2007年12月,是国内第一本非营利组织、公益慈善与志愿行为研究的专门学术集刊。在各界同仁的广泛支持下,《中国非营利评论》自2013年以来连续入选CSSCI集刊目录,已成为领域内最重要的学术阵地之一。《中国非营利评论》秉持严谨、包容的办刊原则,坚守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和学术规范,鼓励实证、思辨、描述
本书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区域经验,理论研究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与路径研究报告;广东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研究报告等。
既有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大多采用国家-社会关系分析框架对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互动关系结构展开探讨考察,却忽视了市场机制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影响。本书以近十几年来国内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变迁为背景,围绕本土资助型基金会兴起发展及其实践议题,以基金会公益创投为聚焦对象,重点针对基金会资助实践中的市场要
2016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民间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海外援助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经验与知识积累还非常有限,还需要在学习国外民间组织参与海外援助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
《中国非营利评论》是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书是第29卷,以非营利市场为主题,聚焦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基金会的投资行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等问题;论文专题,涉及草根公益组织的合法性、大数据与群团组织服务治理、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的危机学习和协同
社会组织能够与政府在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形成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分工合作关系,政府越来越多采用各种方式委托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社会组织成为多元化社会服务的积极供给者。本书系统研究了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效率优势、经济贡献力、社会贡献力、增强社会经济贡献力的政策路径等问题,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为社会组织经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认为,历史的结果往往是由各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的力最终形成的合力缔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展开与推进也绝不是单个因素可以左右的,那么其是由哪些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呢?直接的、间接的、必然的、偶然的因素都有什么?面对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史实该如何去探知答案?翻开历史,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