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141件组文物展品的高清照片及文字说明,展品涉及钱币、陶俑、陶质物品、塑像、酒杯、酒缸等多种类别,丰富多彩。
本书汇集70幅历代欧洲名家的油画真迹,“光辉时代”讲述了自西班牙黄金时代起跨越五个世纪的岁月中,欧洲艺术与西班牙历史的交汇;更呈现了普拉多博物馆继承王室珍藏以来历经两百余年积淀,形成的独特精神世界和不朽艺术魅力。本书即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为浦东美术馆展览专门撰写的图录并配有专业研究和导读文章,是一本专为汉语读者策划的展览
本书为展览配套图录,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版块展开独立叙事,回顾被大河滋养的悠长岁月,追寻神话与现实世界的交织经纬,洞察古埃及文明的整体面貌与历史细部,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在本图录为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配套图录。该展览是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
东方考古(第22集)
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
《东亚文明》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加强国内学者与世界范围内同领域同仁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东亚考古与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东亚文明》的研究范围以中国为中心,广泛面向东亚世界,所涉领域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本集刊希望通过复合型的研究方法,推动有关
佛教考古学,是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佛教有关遗迹和遗物的人文科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地面佛寺遗址、石窟寺遗迹和传世的零散佛教遗物。本书延续《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的结构,仍以天竺佛教史迹开端,从西到东,分别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佛教遗迹以及内地汉化佛教的相关问题。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包含冬宫在内的宏伟建筑群,又称冬宫博物馆。该馆始于1764年,原为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收藏艺术品的隐宫,1852年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其馆藏浩瀚,藏品超300万件,不仅有来自俄罗斯本土的文物珍宝,亦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区域的历史遗珍,更有达·芬奇、拉斐尔
两汉时期,半岛北部随着汉初卫满朝鲜的兴衰和后来汉朝在这里设置郡县,同汉朝中原地区的联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半岛南部的三韩之地在此时同汉王朝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是整个半岛由氏族到国家的重要转折时期。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史书虽有记载,但多简略而不具体,这就需要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发掘和研究加以充实和探索
本书是南山博物馆承办的“盛世爱情——意大利庞贝精品文物大展”的文字呈现。本次展览共呈现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28件/套珍藏,囊括雕塑、壁画、青铜、陶瓷和玻璃制品等多种形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璀璨文明。展览通过“梦回盛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爱情神话”“快意人生:古罗马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