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汾河流域上游兰村断面以上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工程建设规模的基础上,探究为太原市防洪服务的汾河上游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成果既能保障汾河下游区域防洪安全,又可科学合理地使用其防洪库容,提高水库群的整体防洪效益,以实现水库群防洪库容的高效合理利用和提高抵御流域洪水灾害的能力。内容包括流域水文预报模型参数
本书在水电站水库特性解析与建模、单站和多站径流随机模拟、中长期入库径流预报、水电站水库隐随机优化调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构建了描述水库形态特征的不规则锥体模型,导出了表征水库容积特性的幂函数型曲线;基于水电站历史运行数据研究了水电站动力特性;同时,依据水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对水电站尾水位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
本书以黄河上游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大型水库的岸坡工程为典型案例,对水库岸坡蠕变机理与灾变效应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全书共7章,其中第1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库岸失稳案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章从地质角度出发,对库岸滑坡蠕变破坏模式、变形机理进行了归类及分析;第4章重点介绍水库蓄水过程中塌岸的破坏模式及形成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土石堤坝渗漏险情抢险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2019YFC1510803),针对土石堤坝渗漏险情处治难题,通过室内试验、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集中渗漏进口封堵、渗漏通道封堵与下游导排渗等的技术工作,旨在从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等方面,形成水I建筑物水下渗漏封堵材料与装备技术体系,有助于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水库调度基本资料、珠江流域水库、珠江流域水库调度实例,其中珠江流域水库调度实例均为作者近年来承担过的水库调度项目,涉及珠江流域内主要干、支流生态流量(水量)调度,防洪调度,东塔产卵场试验性生态调度,龙滩水电站水库防洪调度、柳江流域落久水利枢纽水库调度规程编制等。
金沙江下游梯级建成后显著改变了长江流域调度格局,提高了长江流域防洪能力,但针对川渝河段调度方式仍然维持较高的启动标准,重庆滨江城市群防洪压力依然巨大。本书总结了重庆洪旱灾害成因,分析提出了重庆市水旱灾害防御需求及相应的防洪安全阈值;构建了三峡及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联合防洪、供水、蓄水等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模拟分析
本书选择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域的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靶区,以上游山区水库调蓄影响下的流域地下水补排条件变化为切入点,基于地下水长观资料对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地下水均衡法、同位素法及数值模拟法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流域地下水的补排规律,刻画了山区水库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的补泄特征及流域地下水对山区水
本书围绕径流变化条件下流域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综合系统优化理论、水文气象学、概率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与技术,探讨了气候变化下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研究了流域水库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与求解方法,对充分发挥水文气象预报信息,提高流域梯级水库群的调度决策水平。
水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以实现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为核心目标,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基于多用户并发的WEB异步服务技术,构建了基于三维真实地理景观的实用化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流畅的海量数据交换及三维地理信息展示与分析,基于地质灾害信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成果、专业监测数据,多种专业
本书聚焦库区防洪调度方向涉及的众多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和实测资料,在深入分析三峡库区水面线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适用于河道型水库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库尾河段的行洪能力变化,提出不同来水组合和调度方式下三峡水库淹没可控的临界水位、流量约束指标及规避库区淹没风险的调度策略,构建库区不同运行水位下的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