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苏曼殊置于晚清民初中国思想文化急剧变动的宏大历史背景中考察,探究其文化及文学选择的历史动因和表征,通过揭示其文本所体现的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转型之初的审美现代性诉求的独特价值,以期确立苏曼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遴选了一百位专家的一百本著作分批次编辑出版,遴选的基本范围为1911年以后至1949年以前出生的学术作者的著作或论文集。 《叶德均学术文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为《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作者叶德均自1944年至1953年发表在《戏曲小说丛考》《中央日报》《文史杂志》等刊物上的
本书选取28篇20世纪的重要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名篇,以先宏观再微观的框架结构,大致依作者时间顺序排列,配以“导读”,讲解该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学术价值,并列出“延伸阅读文献”,指导读者在选篇之外进行拓展性阅读。本书适合学习古代文论、古代文学的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阅读使用。
本书“昆仑学术丛书”中的一种,是关于现当代青海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专题研究。内容包括青海女性文学的概况及总体特征,涉及青海女性文学的精神特质、文化意蕴、族群观念、审美特征等方面,以及包括李宜晴、梅卓、辛茜、唐涓、才登、赵秋玲、雪归等作家在内的代表性作家的创作情况与特点的专论。
作者研究萧红30年,视萧红为梦中情人,呕心沥血写成此书。书中以“萧红的命”、“萧红的文”、“萧红的魂”三个主题,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作者对萧红的研究成果。书中收录的多篇文章,曾将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国内外的萧红研讨会上获奖。此书不失为一部既有文史研究价值,又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也是萧红的研究和爱好者必读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文选研究》是一部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论文集,作者均是本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合研究,收录12篇论文,主要偏重于对名家治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的研究,也即研究之研究,下编则大多是集中在对《文选》的各种版本的校异和考辨方面。
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是指文学作品中蕴涵的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关系时的道德态度和伦理规范。这种伦理精神强调对自然和其他生命的价值、权利的肯定与尊重,并通过文学的方式实现伦理态度的审美表达。本论著以1976年以来的文学期刊作为一手研究资料,在对原始资料的辨析、梳理中形成判断。以人际伦理叙事为参照,呈现出生
本书对“中国古代文论创作论中的言意诗学”展开系统研究,主要讨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1,文论对哲学领域言意问题的吸收和发展;第二,文学创作产生中的言和意问题;第三,文学创作构思中的言和意问题;第四,文学创作传达中的言和意问题;第五,一种特别的创作心理状态“兴”的言意问题。通过分析,一方面可总结出古人对文学创作的观点、理论
《传承与变革(20世纪中国文学散论)》选取了“五四”至新时期以来近一百年里的几位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这些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作家们在身处新旧时代嬗变之际的复杂文化立场与浓烈的人文情怀,努力挖掘他们与古典传统、现代思潮以及民间资源之间的深厚渊源。书中的所有阐释,都是建立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并能
《故事背后的秘密》编辑成上中下三辑:谈艺录、批评簿、虚实间。“谈艺录”里的文字是我对各种文学话题、文学现象以及小说、散文等的看法,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尖锐一点深刻。“批评簿”里的文字大多“火药味”十足,因为文学评论一度堕落成虚伪的吹捧和表扬,说真话、说实话都成为一种,加上《文学自由谈》《文学报》给了我“说三道四”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