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苗防屯政考》共十五卷,作者为但湘良,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中伙镇安丰乡人。历任湖南储粮道、湖南盐运司、湖南辰沅永靖道、湖南长沙道、湖南布政使等要职。其在书中对湘西苗区地理、建置、征服、均屯、营汛、弁勇、储备、学校、勋迹等进行了考察,完备地记录了清朝对湘西苗区实施屯政的过程、举措及对湘西苗区国家治理产生的重大影响。本书
布依族摩经文字已经构成独立的文字体系。它在文字使用上的个体性、不统一性,正好体现这种文字的原创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摩经文字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布依族摩经可以说是布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窥探很多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和足够尊重。《中国西南布依族抄本文献丛刊·罗甸
《中国西南布依族抄本文献丛刊·望谟卷》(10卷)影印出版的是望谟布依族资深摩师黄道龙、蒙炳生、黄庭志、罗云等老先生收藏多年的摩经文本,经过年的代代传承,如今收集会聚,极具经典意义和出版之价值。书稿在主编汪文学、龙海燕、鄂启科的编纂整理后,将零散布依摩经资料汇总,逐一呈现在书稿之上,成布依族抄本文献体系,可供后人阅读、研
本书首先简单介绍象雄古老教法年居起源于西藏本土文化——象雄文化中,是藏民族自己发展创造出的文化,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而由此产生的象雄年居在西藏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接着重点介绍象雄大圆满教法及其经验传承情况,其虽在传承中遭遇种种阻挠,但传承始终未中断。
本书编写组诸位试图从文献到田野,从历史到当今,从哲学到文化,从中国到西方的结合中,透视出藏民族的境界取向、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规范等,并由此而自然融入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大潮之中。本书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由读者来评判,但无论怎样,当您读完此书后,对藏民族一定会产生一种感性的领悟与理性的自觉。本书的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索伦鄂温克戍边卫国历史文化研究,弘扬索伦鄂温克戍边卫国精神,挖掘和发扬索伦鄂温克传统生态文化。2020年8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北部边疆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主办,内蒙
本书是清代光绪二年的手抄本,于2013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水书基础诵读卷本之一。全书由贵州省级水书师杨胜昭和水书师陆常谦一起合作完成译注。
本书是清代光绪八年的手抄本,于2013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书具体由三都水书研究院专家韦仕钊译注。
本书内容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高原远古的人与自然;本教史籍中部分名人;本教文化与地名研究;十世纪以后的本教文化;象雄耳传大圆满与高原文化。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通过对祖先叙事、历史记忆、语言、书写、与不同他者的交流等,试图梳理出清代中前期帝王从族群意识走向国家意识的线索,探究他们思想上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以供学界借鉴参考。具体内容包括梳理清代中前期帝王关于国家与族群的种种表述以及如何被其后代继承与改变,如何被传播与执行,大众对其思想的解读与界定,以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