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目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R24 中医临床学】 分类索引
  • 明医指掌(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明医指掌(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黄斌 著/2020-6-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明医指掌》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共十卷。明·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订补,邵从臬参校。撰年不详。现存四种明刻本、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   
      定价:¥79  ISBN:9787521417029
  • 形色外诊简摩/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形色外诊简摩/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2020-6-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医诊断学著作《形色外诊简摩》为《周氏医学丛书》之一,清代医家周学海所撰,刊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仲冬。全书共上、下两卷,以望诊为主,闻诊、问诊为辅:上卷专论望形,首叙形诊总义,次叙生形、病形以及络脉形态等;下卷专论望色,包括面色、目色、舌色等,并附录闻诊、问诊内容。书中广征历代望诊文献,并参己见,条分缕析,颇切实

    •   
      定价:¥30  ISBN:9787521416961
  • 四诊抉微(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四诊抉微(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江凌圳 著/2020-6-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四诊抉微》为中医诊断学专著,清-林之翰代表作。林氏博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先哲精髓,并加详注,撰《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余》一卷,付梓于雍正元年(1723年)。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

    •   
      定价:¥52  ISBN:9787521416954
  • 万病回春(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寓意草/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大学瑜伽教程
    • 大学瑜伽教程
    • 主编 著/2020-6-1/四川大学出版社
    • 《大学瑜伽教程》主要有瑜伽训练的基础知识、瑜伽训练的重要方法、瑜伽体式课程、瑜伽综合课程及介绍、健身瑜伽、势瑜伽、瑜伽体式的科学研究等内容。本书内容浅显易懂,不仅可以作为高校瑜伽课的选修教材,兴趣爱好者也能对照此书学习瑜伽。

    •   
      定价:¥38  ISBN:9787561499436
  • 刘氏圈疗三步法医案医话
    • 刘氏圈疗三步法医案医话
    • 刘应凯 著/2020-6-1/中医古籍出版社
    • 刘氏圈疗传承人刘应凯先生继《中医药外治探秘》《刘氏圈疗体系三步法》之后,又出版了这部《刘氏圈疗三步法医案医话》。《刘氏圈疗三步法医案医话》通过70多个真实医案,展示了三步法调理治疗慢性病的良好效果,把三步法临证中的应用技术分步骤展示,便于推广普及,便于广大“圈粉”学习应用,自医自疗。同时,《刘氏圈疗三步法医案医话》以医

    •   
      定价:¥48  ISBN:9787515219561
  • 5天学会望手诊病 (第3版)
    • 5天学会望手诊病 (第3版)
    • 赵理明 著/2020-6-1/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将手诊知识合理地分5天进行介绍,第一天介绍了手关节及摸骨架诊病术。第二天介绍了指甲诊病。第三天介绍了观手掌反射区诊病法。第四天介绍了手掌各线的划分。第五天介绍了望手诊病方法和保健防治的内容,并列举100例病例。另外,作者对普及人体皮纹医学研究推广应用方面做了阐述,并对读者和学员的提问进行了整理。本书配有动态VCD光

    •   
      定价:¥50  ISBN:9787559113467
  • 岭南名中医传承撷英
    • 岭南名中医传承撷英
    • 闵存云 编/2020-6-1/广东科技出版社
    • 传承是中医继承和发扬的主要方式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是全省综合性医院中早成立的中医科之一。其技术力量雄厚,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广泛汲取各家之长,融中西医于一体。发展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成为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拥有一支具有高深理论水平、临床经验丰

    •   
      定价:¥58  ISBN:9787535973856
  •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
    •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
    • 张树剑 著/2020-6-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是“铜人文丛”中的一本。本书稿为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针灸思想史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集中成果,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

    •   
      定价:¥98  ISBN:978752016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