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诗学是指以性别视角考察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和文化传统,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具有动态生成能力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性别意识即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本书结合性别视角与文化视角,以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叙事与性别、文本与语境的深层互动关系上来探求中国
本书是批评家王春林2015年和2016年两年来文学批评创作的合集。这些评论文章着力于对当代文学现场的勾勒和梳理,品评的对象不只是小说,还有散文及非虚构作品。这些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既有尖锐的思想批判,又有生动的趣味欣赏,现场感强,充分见证了中国长篇小说两年来的创作实绩。作为鲁奖和茅奖的双奖评委,作为全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作
本书共分三集。第一集,是诗评部分,第二集,是书评部分,第三集,是综评部分,读后感文章共6篇。书中收录了《捕捉“诗眼”》、《理想主义的诗性表达》、《诗词创作的好帮手》等文章。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出路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命题,本论著试着抓取文学艺术出路这面巨网的几个纽结,通过典型文学个案的全息性勾稽呈展,梳理出一个并非面面俱到的探索性答案。论著共分为四章,分别以丰满的文学个例剖解方式深入诠释了四对文学命题元素,即神秘与神圣、惨剧与悲剧、生活与生命以及批评引路方向上的误读与正解。作为艺术出路的一个
该书由《贾谊被疏斥原因探隐》《论董仲舒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命运》《论桓宽<盐铁论>的创作》《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等多篇论文组成,集作者多年研究汉魏文学之大成。
《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唐代文学创作研究》是站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唐代文学的创作的,在撰写的过程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唐代文学创作研究》注重将文学创作与唐代历史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唐代文学创作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武德至贞观时期的文学创作、永徽至神龙时期的文学创作、开元
父亲一生不喜仕途,远离官场,晚年更是足不出户,囿于耕堂之地,不爱出头露面开会应酬。在天津,对那拿着一沓子钞票找上门来的求他题写饭店匾额的老板拒之门外,一字不供
《中国现代文学读本》是逸仙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以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为标准,收录1917年到1949年间诗歌、散文、小说与话剧经典作品。
《粤海风》杂志是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评论期刊,在中国的学术文化圈有较好的口碑,是广东文化评论的一个品牌,尤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文化中心城市拥有较大的高端市场。至2014年,新版《粤海风》出刊100期,作为这100期的主编,本人从100期(实际是105期)共1000万文字中,精选部分文章,归类成为四本,以作回顾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