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5中篇小说卷》选取了2005年优秀中篇小说九篇,包括李铁、姚鄂梅、瘦谷、陈希我等作家作品,代表了2005年度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并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是文化名人赵珩先生的自选集。赵珩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年的生活感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的往时生活画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忆饮食——讲述老饕的口腹之欲,通过美食见出人情和时代变迁的痕迹;忆风物——追忆飘逝的礼俗风物、旧时文人,记录濒临逝去的中国传统文化;忆故人——描摹老辈文人、学者的音
自1949年9月25日创刊以来,《文艺报》一直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文艺创作新动向,是新中国文艺的重要理论评论阵地。该文丛共9卷,分理论思潮2卷、文学评论2卷、艺术评论1卷、儿童文学评论1卷、外国文学1卷、作品1卷、对话卷1卷。作品卷精选《文艺报》70年来刊发的原创作品,是70年来中国重要作家的飞鸿踏
《朝花夕拾》是一部自传色彩鲜明的回忆性散文集。作品记录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的轨迹,主要内容为追忆往事、忆念故人,偶有涉及针砭时弊的议论和对论敌的辛辣讽刺。《野草》与《朝花夕拾》创作时间相近,可视为同时期创作,因此鲁迅研究学者多提倡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以感受鲁迅的创作心境。
本书精选林徽因的诗歌、散文、书信、小说等,让读者从这些文字中一窥其“绝顶”的才情和浪漫,感受到一个鲜活完整的林徽因。除此之外,还将林徽因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成就罗列于作品之后,让读者能品味到其作品思想的来源。
《读库2006》共包含七篇文章:《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日常有戏》《战火边的童年》《网贷深渊》《非欧几何平话》和《正确的\"天足\"与\"天乳\"》。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在《书情书》中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他开篇明言,自己\"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而事实
本书为汕头市侨联归侨作家作品结集,以作者的出生年先后为序排列作品,体裁多样,既有小说、散文,也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内容多以华侨华人为题材,抒写他们爱国爱乡、积极参加祖国抗日、参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与侨居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携手前进的故事和真挚的思想感情。更有的作家记叙了自己、祖辈或亲朋
本书是湖北作家叶大春的个人文集,也是“芳草文库”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三卷本,体裁多样,包括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内容涉及官场众生相、普通百姓生活图景、乡村故事、历史传奇等,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所占篇幅较大,作者在各个短小的故事中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了其塑造人物的功力。中篇小说
此书是“初中语文配套阅读丛书”之一。《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品记述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性格志趣,抒发了对昔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还收录了《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等杂文名篇,以让青少年读者领会鲁迅的丰富与深刻。
《树林里的上帝》共收录史铁生作品共15篇,体裁包括小说、随笔、散文、书信,内容既涵盖《命若琴弦》《病隙碎笔》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又涉及《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比如摇滚与写作》等较少见于一般选集的文章,在较为同质化的图书出版市场中别具一格,让读者认识史铁生更为丰富的思想与人生。本书所录文章中,同名文章《树林里的上帝》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