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钺先生学宗王国维、陈寅恪,是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更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诗人、词学家。本书精选缪钺先生三十余篇诗词论文、随笔、序言,内容涉及诗体流变、诗词特征与发展,曹植、杜牧、李商隐、姜夔、汪元量、元好问、王国维等诗人词人的创作、特点、贡献。这些文章跨度达五十年,全方位展现了作者深广厚重的学养、宏大博通的
本书论述了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美学特点,分析了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中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与玄幻小说、侦探一公安小说与悬疑一盗墓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作品。
本书聚焦于网络文学与网络亚文化之中,以女性粉丝社群的相关活动为基础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化生产行为及其成果,从中抽取亲密关系的虚拟化和亲密关系的商品化这两个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捕捉与呈现罗曼蒂克这个概念在网络时代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变形与转向,即罗曼蒂克的赛博格形态,并最终将其命名为罗曼蒂克2.0。对于这一浪漫
本书以元代翰林国史院作为考察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制度篇,梳理翰林国史院的兴建沿革、基本职能等内容;下编文士活动篇,探讨翰林国史院在元代文学与制度之间的错综关系,是首部关于元代翰林国史院与元代文士活动的研究著作。本书一方面再现了元代空间统合与族群互动的时代风貌,并借以观察元代知识精英跨地域、跨群际互动的新历史格局;另一
《写给孩子的唐诗宋词演义》全三册包括:《写给孩子的唐诗演义》《写给孩子的宋词演义》《写给孩子的唐五代词演义》三本。全书从孩子的视角切入,以演义的形式,帮助孩子掌握唐诗、唐五代词和宋词中经典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以及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诗词作者的人生际遇。全书向广大读者展现了唐诗宋词的演进历程,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化的深
本书从宏观层面整体性、学理性地总结商业经济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宋明时代为重点,梳理了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生态,紧扣商业经济,从“抑商”政策产生的原由、发展演变、核心内容、重要影响、展开路径等,以及偶有出现的“重商”观念等,阐述和解读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重要背景,并历时性地观照了在抑商、重商语境下展现商人作品的大体风貌和
《楚辞讲录》由正文和注释两部分。正文是讲课记录,注释则包括相关论文提要和补充说明的内容。前四讲主要讲楚辞研读方向和方法,第五讲、第六讲主要讲述屈原的生平事迹,第七讲至第十一讲主要以《离骚》《远游》《九章》《天问》《九歌》为例对具体作品进行析疑或通说,并对作品中的难点进行了提示。第十二讲、第十三讲主要从屈原的思想及楚辞的
《亦诗亦剑亦飘零:唐诗绝响》是一本关于唐代诗人的清明上河图。40位唐代诗人,按照4时期,每一时期10位诗人的编排方式,从诗词出发,以真实历史事件和诗人生平经历为线索,将相关的典故穿插其中,呈现诗人的个人精神和生平故事。 本书的特色在于,将诗作与所感、所悟、所行,与朋友的交谈探讨、对世事典故的评说等紧密结合,还原真实可
本书收录自先秦至清代的诗词名句611句。在对这些名句加以赏析和品读的同时,也注意了摘句所带来的片面和偏颇,故在注释中引出了全诗,并对全诗的时代背景和内容也进行了介绍,概括说明了作品全篇的风格特点。本书从历代优秀古诗词中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鉴赏和阐释,读者能从中感受到思想如大海般宽广精深,激人志气,满口噙香。本书
苗族史诗《亚鲁王》是一部反映古代苗族军事活动、经济理念、人生礼仪、生产劳动、民间观念、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料,是麻山苗族探寻祖源的根据。本书沿两条线索展开论证,一条线索沿史诗的核心功能、知识派生功能和实践派生功能进行块状研究,旨在以“中心一边缘”的脉络廓清《亚鲁王》史诗社会功能如何影响社会运转;另一条线索沿着绑定和维系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