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所载半夏泻心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原书关于半夏泻心汤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半夏泻心汤实验研究成果:还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
本书分三大模块,模块一为中药炮制的基础知识,分别讲述了中药炮制的认知、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与炮制品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模块二为中药炮制的应用技术,讲述了基本的炮制技术;模块三为中药饮片厂见习,从软硬件两方面熟悉饮片厂及工厂化操作;附录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5版药典炮制通则,文后配有炮制
山东中药资源精要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作为较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对于药物及其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到了今天,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图解》一书依据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加以翻译,并且对药物的性状作了简单描述,其中还穿插了一些中药的传说和小故事,以期使读者在了解中药知识时,也能获得
《全国经方论坛现场实录》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全国经方论坛”的现场“完整录音、完全实录”,著名经方家(冯世纶、黄煌、郝万山、王莒生、仝小林等)的“临床带教”式学术演讲,每个案例、每则精细入微的分析,都在本书中“娓娓道来,现场直播”。让全国各地没有机会参会的读者们,也能够《全国经方论坛现场实录》在手,相当于亲身光临了为期
《采药去1》于2011年出版,为从博物学视角认识、解读中草药的科普图书。博物学也称博物志、自然志、自然史。旨在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中草药、大自然的博物学态度,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中药中医的兴趣与爱好,形成人们对中医药科普图书的去功利化的阅读兴趣和态度。 本书出版后,曾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方证药证”学说临床家叶橘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书中选辑实用中药545种,以药名笔画为顺序,每药分异名、学名、科属及形态、产地、性味、成分、效用、用量及用法、附方等项目。为了沟通中西医学,特于效用项下分为1、2两部分:第1部分采用现代医学名词,以冀新用途的开展;第2部分采用中医学的名词,以利传
本教材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常用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收录了10个实验,内容涉及常见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鉴别和结构修饰等;第三部分为附录,收载了包括常用有机溶剂的理化常数和精制方法、常用鉴定试剂的配置和应用、常见薄层层析板的规格、国产离子交换树脂和
选题亮点:此“十三五”创新教材之前身为“十二五”创新教材,今发行部提请再次重印,出版部发现本教材的菲林片没有了,因与当初的排版厂不再合作了。现经征得相关部门意见和作者意见,对本教材进行部分修改,然后作为“十三五”创新教材出版。主编周端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原副院长,擅长膏方
本书共设计“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中药养护基本知识与技能”“中药鉴定与养护各论”三大项目,将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解构并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进行重构,每个项目学习以完成技术任务为目的,指引学生自觉、有机地组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来完成任务。通过课堂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