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是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戏曲史的角度,对绍剧的起源与从业者、剧作与变革、角色与演艺、唱腔与音乐、服饰与砌末、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文笔流畅。
本书采用文物、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三重证据法”为依据进行研究,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音乐学、戏曲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方法进行深入考察。以闽台北管为具体对象,分上下篇进行研究,上篇为闽台北管的宏观研究,对闽台北管的界定、源流、唱腔、历史、流变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以现存的台湾
本书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一方面从历史起源、操纵技巧、人物造型、乐器道具、流派特色、发展现状等方面,对皮影戏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讲解,另一方面专门设计了动手制作章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本书是客家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客家音乐戏曲等艺术中*代表性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和广东汉剧,以及客家山歌剧、提线木偶戏、采茶戏、竹板歌、杯花舞等艺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说明等方式,对客家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音乐戏曲等艺术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与介绍。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加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表演、导演、编剧以及剧场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意义非凡,它们的发展构成并丰富了戏剧的历史。本书探讨了从在狄俄尼索斯神坛周围所唱的赞美诗中描述的古老戏剧的起源,到当今各种迷人的戏剧形式。作者菲利斯哈特诺是《牛津戏剧大辞典》的主编,这部著作是其有关戏剧历史的权威著作。他关注戏剧发展的趋势,包括表演艺术、混合媒体工作台、多元文化
京剧昆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亦是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清代以降,戏曲的重心已从案头转移到了舞台、由文本更迭为表演。清乾隆以后的戏曲史,实即一部优伶演剧史。本书立足于文、音、像、档等“梨园文献”,专注其特有的综合性、多元性和鲜活性,以之观照清中叶以来的剧坛变迁和优伶爨演。概言之,文献是基石,梨园是生态,优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国古代戏曲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作者:王烨译者:开本:16开定价:25.00页数:182印次:1ISBN号:9787504486189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国古代杂技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作者:赵芳译者:开本:16开定价:25.00页数:181印次:1ISBN号:9787504485700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戏曲,中国特有的综合舞台艺术,曾在漫长的历史中风靡宫廷市井、城市乡村。而今它与现代娱乐渐行渐远,但仍是无数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响。仝十一妹*的《戏曲/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带你追溯戏曲的历史,了解剧种剧目和基本的表演元素,重温台前幕后的规矩与逸闻。让我们在霓裳羽衣、丝竹管弦中,一起梦回梨园。
于建刚的《中国京剧习俗概论》,采用了历史学、比较学、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他把京剧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但其涉及的戏曲民俗事象,也是其他剧种存在的,因此书中论述的问题既具有典型性,又带有普遍性,如戏神与艺人信仰问题;民俗环境与剧种生存问题:行规与班社剧团管理问题等等。其研究成果不仅对今人和后人了解京剧习俗有重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