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咔·夏冲次仁旺加是西藏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极具传奇色彩,他对藏族文学创作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阐述朵咔·夏冲次仁旺加的生平为主线,文学创作阶段为界限,以四大章节十几万字数的篇幅,以客观、公正态度进行了认真研究。该书的出版对研究西藏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杨明照(1909-2003年),我国著名文献学家。在7930年读重庆大学预科时就对《文心雕龙>产生兴趣,后升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郭绍虞先生。毕生致力干中国古代文论及古代文献研究,其涉猎领域广泛,沿波讨源,义周虑赡,沿传乾嘉朴学的治学方法。其对《文心雕龙》的校注、研究、阐发被学界认为“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新的断代”,其本人
《文府索隐:中国古代文学新考/文史哲丛刊·第二辑》收选《文史哲》近三十余年来刊发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相关问题的考证性文章24篇,这些文章,或订正前人研究之疏误,或发文府之隐秘,资料扎实,探赜索隐,考证深入,颇具功力。既有名家如傅璇琮、蔡厚示、牟世金、凌迅、刘文忠、张忠纲等先生之力作,亦有学界青年新锐
《新宋学》由王水照、朱刚教授主编,之前已经出版六辑,在学界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本次出版的是第七辑。本辑主要收录研究宋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等方面的23篇高水平论文,不仅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关注其他学科中与文学相关的新成果。《新宋学(第7辑)》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在于,收录了已故前辈知名学者未曾公开发
作为纪念著名作家红柯(杨宏科)老师而编订的书籍,《红柯评论集/上林学术文丛·文学编》收录、编选了自红柯被中国文坛关注,直至红柯去世之前的二十多年间的研究评论文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红柯新作研究、红柯作品精神内核研究、红柯作品叙事艺术研究、红柯作品比较研究、红柯作品文化人类学研究,其中,前三种研究方式的成果相对比较丰富。另
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西海固与西海固文学”对宁夏西海固文学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和分析;第二部分“文化囚徒与精神旅人”对西海固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部分“走马与观花”对当代中国文艺界的许多热门事件如汪国真现象、网络小说、张艺谋电影等进行了点评;第四部分“阅读与观赏”收录了作者的几篇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编的学术研究刊物《经典作家研究专刊》,实现与学术界的良性互动,更新新文学研究内容、方式与方法,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新文学经典作家与作品,展现文学馆人风貌及学术体系对文学研究的贡献。专刊每月一期,每期研究一位经典作家或一个文学思潮、流派。现将专刊所发文章精选篇目以《现代作家研究》为名结集出版,方便大家阅读和
本书是作者在八年赏能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常用的诗词美文的汇总,它不是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的诗词选本,它是编者在施行赏能教育实验教学后的提炼与精选。赏能教育法体系中走出来的那些卓越的青少年都受过这些篇章的熏陶。本书分为七个部分:一至四卷为不同级别的孩子背诵的诗文220余首(篇)。第五卷是优秀赏能小作家不同阶段的阅读书单和电影
本书稿以敦煌本土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五至十一世纪各个时期敦煌作家生平创作情况。从十六国时期的李暠西凉政权,到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再到敦煌归义军时期,立体地呈现敦煌本土文学渐进式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典型的个案研究,从李暠文学集团,到敦煌遗书P.2555卷72首陷蕃诗与唐代开元时期西北政治格局研究,再到悟真、道真等归义军
本书是青年评论家陈培浩文学文化评论集。 *辑影与文收录了作者电影、戏剧方面的评论;第二辑思与文是作者关于诸多文学问题的随笔;第三辑人与文主要收集关于王小波、毕飞宇等作家个论。 全书有意将互文性作为方法论,力图揭示时代的症候,成为同时代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