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反思”“新世纪东北文学的散点透视”“新近文学动向的焦距辨析”等三部分。
《文艺百家谈(2018年第1-2辑总第23辑)》“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涉及文学、书画、戏剧、影视等多个文艺门类,注意诸多艺术门类的均衡,同时注意挖掘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文艺百家谈(2018年第1-2辑总第23辑)》密切结合安徽省2018年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实际,视角新颖,思维缜密,语言生动,对于推动我省文艺理论与文
本书对中国古典批评文体的研究,前三章从宏观视角出发,依次阐述古典批评文体的种类区分、嬗变规律、历史成因等主要问题,从而在基本理论的层面,把握中国古典批评文体的理论形态;后六章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选择欧阳修、苏轼、金圣叹、袁枚、梁启超、王国维等六位古典文论大家,紧紧围绕他们的批评实践,分别从批评文体审美特征、思维方式、源
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实为经典。然为时世风俗所限,受诗家清规所囿,所列篇章,自是当时诗家目光。本社延续拓展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仍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与新版课程标准,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更请国内
明圃园
汤显祖是中国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本书全文约70万字,近200幅图片。涵盖对汤显祖诗词曲文赋五部分作品的评介文字,每篇包含原文、注释、笺注与赏析,书中另附有详尽的汤显祖文学生平事略表。郭汉城、周育德、丛兆桓等专家为本书作序。本书诠释精细,雅俗共赏,图文并茂,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是普及国学知识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为对象,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新移民文学的发展脉络,勾勒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文学版图上的地位与价值。采取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研究体例,在追踪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发展轨迹的基础上,以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城市文学新市
《文心雕龙解诂举隅》的作者雍平潜心研究《文心雕龙》,对历来多家校注本或笺注本尚有疑义及有歧义的字词,重新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训故,以徵证在流传过程中的个别字词的讹误,及考证字词本义或出处,着力做到有据可依,引据详尽周密,坚确可信。并对历来多家笺注本或校注本出现的训释错误进行纠擿,解决了原书众多的疑难问题。其以训诂学为学术
本丛书从多种学术研究路径出发,展开“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汇集著名作家余华和著名批评家张清华2017年春在华中科技大学驻校活动成果。全书分讲座、对话、论坛和研究评论。涉及余华的创作历程、文学与写作、文学的精神成长、当代文学的叙事演变、暴力和寓言化、余华的创作美学与理论等。本书是对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创作特点进行全面的
现代文学三十年,作家重在展示人物心理和身体上的累累伤痕,多以家长专制、压迫者与受压迫者来定义传统家族文化,将家族的毁灭作为描写的重点。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时期,家族文学明显由一元走向多元复合,由“五四”时期单纯的狂热弥散为狂热、理智、逃避。作家对家族文化的态度也由“五四”时期简单粗暴的毁灭转变为意蕴多重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