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古今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包括: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汉赋、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史记、唐宋八大家、明清小说、现代文学等。
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可以呈现出怎样丰富的可能性?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化的整体视野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自选文集中,他用介于论文与散文之间的独特文体,对中国文学史的经典篇章进行细读,以历史主义的方式提出全新的视角与观点。和《初唐诗》《盛唐诗》等专题研究不同,《他山的石头记》走出了唐朝——从《诗经》《
《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为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是在西学东渐、中西交融的文化大背景中,以法国作家追寻“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为主线,系统地描述包括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及现代主义诸流派在中国流布的历史轨迹
“文学桂军”是一个特色的存在,被诸多业界人士评价为“边缘的崛起”,在中国文坛有较大影响,韦其麟是其中一位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壮族诗人、作家。《韦其麟研究》对韦其麟创作实绩及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韦其麟思想发展和独特的艺术创作进行深入研究。
本书以对百年龙学的全方位立体把握为基础,集中力量对中国大陆百年龙学*重要的成果和问题予以探究。对百年龙学的总体把握,尽量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全力呈现其不同的时代特点。对民国时期的龙学,本书发掘出刘咸炘这位在龙学上不为人知的重要人物,具有一定的填补学术空白之功。对20世纪大陆龙学的重要成就,则提出龙学三大家(王元化、詹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
本书系钱穆先生唯一一部专门讨论中国文学问题的著作。书中除了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文字和文学等的关系、新旧文学、文学与神话的演变等问题进行讨论,对中国散文小品进行解读,还具体对九歌作者、韩柳交谊等问题进行分析。
本书收录了当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贾平凹研究的代表性文章。本书将贾平凹的创作与研究放置在全球视野中,选取的研究文章多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写就的,其中不仅有对贾平凹创作文本的研究,也有对其整体性创作历程的梳理。
本书以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为个案,以文化翻译为理论基础,探讨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语翻译的特点、翻译策略与技巧和在文学系统外部的影响下其译作封面的文化因素,充分论证中国文学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空间,进而解决中国文学到底应该如何“走出去”的问题。通过分析以莫言小说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现状,来厘清中国文学翻
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以专题为章目,选文兼顾经典性、前沿性以及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特色,分为“中国文学的传统”、“神话与历史”、“《诗》、《骚》与比兴”、“诸子与散文”、“赋家之心”、“文学的自觉”、“乐府与五言”、“唐音宋调”、“文与道”、“词别是一家”、“小说与戏曲”、“域外汉籍”、“文学与性别”十三章。旨在将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