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种为本,林木种苗是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害生物对林木种苗产量、质量影响较大,严重威胁着林木种苗的正常供应。本书以保护林木种苗为核心,以减轻灾害损失为目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林业有害生物200种,其中病害38种、虫害153种、有害植物9种,分别从各有害生物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本书为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状况与其实现的服务功能。全面、科学评价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质量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真实反映湖南省国有林场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强省建设
加拿大著名植物学家、医学生物化学家、作家黛安娜·贝雷斯福德-克勒格尔对于树木隐秘生命的惊人见解,已经在我们如何理解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方面引发了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黛安娜的父亲是盎格鲁-爱尔兰贵族,母亲是继承了古老凯尔特传统的奥多诺休家族的一员。十三岁那年,失去双亲的黛安娜来到凯尔特文化的最后堡垒之一,爱尔兰科克郡利
中国是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建设的创始国之一,至今获批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47个,居各国之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世界地质公园在创建过程中,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了中国特色
本书从思茅松主要病虫害危害与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对潜在危害风险较大的思茅松主要病虫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第一至第三章为总论,介绍思茅松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预测预报和防治原理,第四至第五章从危害特点与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等方面分别介绍思茅松主要病害和害虫防
贵州兴义坡岗(州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兴市东部(地理位置:104°58′56″-105°03′40″E,24°57′30″-25°05,海拔759-1588m),是贵州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的生态屏障,正处于”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第21个优先区之桂西黔南石灰岩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西北角,生物多样性区位节点十
本书围绕“林业栽培与园林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林业种苗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园林树木育苗技术、分析了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系统地论述了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及其养护管理技术,深入探究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生态林业建设中加快林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路径,园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分类和园林植物栽培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大树移栽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常见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书共分2篇10章,首次详细总结了大树抢救性移栽的概念,探讨和明确了大树抢救性移栽的大树标准,全面分析了大树抢救性移栽的特点和影响大树成活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适宜抢救性移栽的判断标准,研发了大树抢救性移栽中的浅坑堆栽
本书集国内专家学者研究广西森林昆虫之大成,从广西已发现的1490种森林昆虫中,选择研究比较深入、掌握资料和图片比较齐全的12目54总科116科913种,系统介绍广西森林昆虫知识,包括森林昆虫种类、分布、寄主、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害虫的危害特点和防控技术,天敌昆虫捕食或寄生对象与特性,资源昆虫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等内
本书重点对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国情,以国家公园的保护及其功能实现为目标,在总结发达国家在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本土特色的国家公园公众参与理论体系,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以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分析其主要公众群体(社区居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