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写是基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及各地方设计、评价标准,共分9章:第1章是关于绿色建筑及其相关概念的介绍,让学生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初步认识。第2章是关于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介绍。第
本书精彩地呈现了二十世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师以及他们的建筑作品。书中描述了二十位建筑师的成长、工作和生活的故事,揭示了他们如何成为杰出的建筑师,以及建筑师的思维和想法如何反映在他们的工作中。并且,作者非常巧妙地向读者解释这些建筑大师们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作品的创意所在,从而说明他们的作品不仅改变了某些城市的外观,而且也改
本书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中国的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中国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书以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建筑为对象,对地域文化、中国古建
本书试图通过建筑形式来探索一个时代的理想与精神动力。全书内容包括:哥特幸存、文学影响、浪漫主义和考古学、教堂、议会大厦等十章。
全书共六章,详细讲解了清代“官式”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并绘制了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附录了相关建筑的实体照片。本书一直被古建筑修缮机构和仿古建筑设计师视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法课本”,同时也是古建筑研究者、古建筑修缮者和古建筑仿造者的必读著述。
本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也可以深入了解木结构在世界建筑史上的辉煌成就,了解古代的房屋怎么建造,匠人怎么分工,也可以了解历朝历代,建筑发展变化过程。
本书注重吸纳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新动态和新成果,将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学等新学科视野和传统建筑学经典视野有机结合,将其内容及时更新,还原建筑历史动态发展的本质过程。由于篇幅所限,笔者难以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解析,以求重点突出漫长建筑发展历史的关键特征。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也进行了精心处
本书为英文教材,系统介绍了建筑物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以及其服务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塑造舒适、健康和节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围绕协调好环境、与人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来组织脉络,为用建筑环境适应气候、人影响建筑环境的节能理念进行建筑热湿环境的协调掌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全书共六章,包括:绪论、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室内空
本书以闽北古村落传统建筑艺术形态与保护发展为研究。介绍了村落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聚落空间,不仅是历史和生态的产物,更是文化的物化表现。古往今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营建形形色色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和地方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闽北地区地处闽江上游,其境内呈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