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聪,字隐庵,自署西陵隐庵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约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钱塘医派主要代表性人物;著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辩》等8部著作。其对《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钻研颇深,特别是
本书提出了解决影响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制约中医药学继承和发展瓶颈的研究方法,即以西医的病为依托,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从临床实践入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DME(设计、衡量、评价)方法,把实验研究、数理统计分析和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本的理性分析充分结合,通过较大样本的群体性的病证结合研究,探索病证-型的分类标准,建立新的中医临床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的理念、辨证施护的方法、传统的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的一门学科。由于中医护理在理论及方法上的独特优势,护理效果突出而肯定,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博大精深的医理,神验奇效的医术济世活人,传承数千年,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熠熠生辉。中医药学典籍是蕴藏、保存、传播这份宝贵遗产的知识载体,它记载了历朝历代医药学家防病治病的临床经验,方药研究成果及建立在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些典籍千百年来穿越时空、历尽沧桑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周跃群名老中医临证思想》是沈阳市国家名老中医周跃群先生60年从事中医研究的经验总结与学术思想理论集萃。作者强调疾病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某一个脏器,而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主张人自身要和谐平衡,同时人与人之间、人体与自然界之间都是一个和谐的平衡体。作者依照中国哲学思想
本书是张明昌教授从医60年来的临床经验和案例选录,典型案例以按语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医论篇,主要论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理论感悟。第二部分是医案篇,主要是作者长期临床记录的实际病例,按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分类。
本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中医特色康复适宜技术”的配套教材,旨在通过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进行中医特色康复适宜技能的提高训练,使学生能够从较高层面掌握临床常用的中医特色康复适宜技术的技能技巧,并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
本书基于全国中医药名师袁肇凯传承工作室项目,旨在挖掘和整理袁肇凯中医临床思维与辨证处方经验,共分为上篇与下篇。上篇以方为纲,按心系病、肺系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系病5大系统逐一列出处方,从药物组成、适用病证、配伍加减、辅以案例分析,以衷中参西的思路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和药物新的认识,分析临床辨证处方及配伍思路
专著,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包括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儿童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儿童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乳食喂养与儿童保健、儿科诊法概要、儿科辨证概要、儿科护理概要、小儿推拿治疗概要。各论包括小儿推拿手法、推拿穴位、常见病证推拿治疗、小儿保健推拿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强调临床实用性,重视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本书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首先总论外治六经,其次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为要点阐述了外治六经论的理论基础;再次根据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完善了外治六经法;最后通过临床典型验案,详细介绍了外治六经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使读者对外治六经论有更加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