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入与广西古代文学及文化相关的论文30余篇,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总论”,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论述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广西乡邦文学研究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广西诗派的形成、特点及其意义;二是“文学典籍研究”,主要研究广西文学史上著名的总集、选集及一些有特色的著作;三是“文学家族研究”,主要研究广西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族;
自20世纪新时期农民进城谋生为社会主潮以来,以农民工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打工文学应运而生。文学创作“无非是在空间的改变中寻找悲哀与欢乐,寻找种种主题与种种美学趣味”,任何故事也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本书主要立足于空间叙事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打工文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探究打工文学的“打工作家”与“主流作家”不同的创作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本书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些“边缘”作家和重要作家的“边缘”话题为研究对象,摭拾有关材料并进行简要述评,对于完善文学史版图有一定的意义。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着重于作家,从“边缘”视角论析徐盈、陶雄、老舍、巴金、穆时英、沈从文等作家;第二辑着重于作品,解读洪深的《包得行》、端木蕻良的《新都花絮》、何顿的《来生再见》、张浩
本书为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的自选集,收入其十一篇文章,从*早的《诸子的黄昏》到*近的《庾信的记忆宫殿》,差不多刚好跨越十年。作者立足文本细读与文献考证,探索抄本文化与物质文化对文本解读与文学史视域重建的影响,关注文学的言说性,经验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张力。 本书为《海外汉学研究新视野丛书》中的一种。本丛书收辑海外汉学家撰写的
本书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之一。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主编策划,主要对莫言的创作进行探索和提升进行研究,是一本让全世界了解莫言笔下的中国文化之著作。 全书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莫言小传,第二部分为莫言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国内莫言研究多年来佳作精选,第四部分来自海外的文章。 这套全球视野下
《2018中国当代文学年鉴》由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的现代文学馆主编,是对2018年度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的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总结与回顾。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年度文献是有关2018年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其余五个部分分别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出版、文学活动纪事等方面对2018年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进行梳理,总结了2
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为其创办人,沙龙以传承北大学术批评传统为主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该沙龙自2014年重新恢复举办至今,已举办数十场专题活动,主要围绕文化、电影领域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探讨。 《在北大发声:“批评家周末
新时期文学批评,在中国社会基本结构发生巨变的语境下呈现出空前异彩纷呈的盛况,形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激荡、最活跃的景观之一。新时期文学批评处于社会转型和新旧交替之际,显示着重大的转折和变化,构成了当代思想文化变化最为深刻复杂的方面,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及时地对它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呈现近三十年文学思想状况复杂性的历
本书以“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三大时间节点为坐标,以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主潮演变为主线,首先对建国初期新学术传统的确立、社会学主潮的兴盛,改革开放后学术转型中美学意识的先锋突起、新方法热的广泛影响、文化批评的持续繁荣、文学史学的理论探索、文学本位的内在回归,以及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作了纵向梳理和揭示,然后以文献整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