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典》精粹涉及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的经典著作,以及历代儒家学者的生平事迹,集中展示历代儒学的精华。版本珍稀,其中不乏宋元本;名家导读,约请文献学专家为每种书撰写提要,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兼备。《先圣大训》六卷。宋杨简(1141-1225)撰。此编搜辑孔子之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其作注解。钱时撰杨简《行状》,称其家食
《儒典》是对儒家经典的一次精选和萃编,集合了儒学著作的优良版本,展示了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儒典》精粹约请古典文献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精选书目,并为每种书撰写解题,介绍作者生平、内容、版本流传等情况,文简义丰。丛书共三十三种,主要包括儒学研究的代表性专著和儒学人物的师承传记两大类。《孔氏家语》,清光绪上海启新书局影印宋蜀刻
本书为两宋之际著名理学大家尹和靖先生所注《论语》《孟子》的合刊本。尹氏是程颐的弟子,治学态度严谨,坚守师说,认为先圣遗书,虽以讲诵而传,或以解说而陋。他以玩味、涵养、践履作为学问的途径。他对《论语》《孟子》的注解,一方面反映了儒家重践行的一面,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程颐思想学术的本色。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
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且自西汉以来一直占据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在中国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故本书力图对如文化心理学进行系统挖掘建构。本书的主要内容选题的依据、缘由、目的和意义,儒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儒文化视界下的心理的概念与结构,儒文化心性论,儒文化精神,儒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比较视域下宋明儒学的名称概念与诠释路径研究
书稿为华东师大方勇教授主编的学术辑刊,收录近年有关字学研究的论文,能够放映当前学界研究现状。此为《诸子学刊》第二十九辑,共收入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韩国等国家与地区研究学者的论文三十一篇。本辑主要围绕“新子学”研究(三篇文章,展开得比较深入)、诸子各家思想研究(老子、庄子还是大头,荀子、韩非子、管子以及嵇康阮籍的研究,都比
皇侃《论语义疏》是南北朝时期义疏体经解的代表性著述,至北宋邢昺编撰成《论语正义》,《论语义疏》遂于南宋时期在中国失传。然而《论语义疏》传入日本后一直有抄本传世。庆应义塾图书馆所藏新发现的古抄本经鉴定爲南北朝末至隋代抄写,该抄本现由20张纸黏连而成,装成1轴,收有《论语义疏》的《子罕》《乡党》二篇。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另有
《周易入门》是易经学者胡玉成先生继《周易诠解》之后的又一部面向大众的易学入门读物。本书针对对易学有兴趣的零基础的大众易友,着重介绍乾坤两卦和易学基础知识,语言清新平实,讲解通俗易懂,分析详尽,体系完整严密。《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之宗,中华文化总源头。乾、坤为《周易》的第一卦和第二卦,是走进《周易》的两扇
荀子是战国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的大师。他身处战国晚期兼并战争最激烈的时代,感受着战争的破坏,同时也与当时的人们一样热盼着一统天下的降临。荀子在总结儒家思想并与诸子百家学说相辩难、相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学说,为世所熟知者如性恶论、法后王等,而他更重要的思想可能是对礼义的推崇。荀子思想
颜回是深得孔子学理精髓的儒家弟子,被称为儒家“复圣”,其道德人格和德行智慧始终濡染和感召着后人。与之一脉相承的儒家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文化基因;颜回与天下同忧乐的人格境界,则代表了儒家的贤人境界。本书把颜子精神概括为九大精神:仁为己任、慎独内讼、知命立命、自我超越、穷且益坚、知行合一、笃信好学、守死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