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能源与气候治理理论、实践的学术著作。在全球化快速发展、跨国联系空前紧密的今天,能源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中美两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合作不断深化,成效显著。本书以上述两大议题的全球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多层级治理理论框架,并通过大量案例详尽分析中美能源和气候
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主体来自于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日本外务省档案,主体内容是:国际联盟中国调查团关系档案第五卷(1932年7月1日到1935年2月13日),国际联盟中国调查团关系档案第六卷(1932年7月3日至1932年7月16日),“满洲国”拒绝中国参与员顾维钧进入中国东北问题(1932年3月31日至1932
本书力求呈现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发展逻辑,明确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阶段性目标,突出了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创新,鲜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路径选择的新观点。在内容上全面分析了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突出了当今时代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中外关系史研究以中华民族复兴为深层次原动力,探索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总结各国文明交流交往的有益经验。中外关系史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史乃至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值得认真总结与系统阐发。总结中外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吸取社会不断进步的力量,是历史学的基本社会功能。在新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中外关系史研究这一艰巨课题,
《世界政治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创办的学术出版物。创刊的宗旨是推广”大政治学”的概念,倡导以世界视野研究重大政治问题,促进国际政治与比较政治两大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并推动区域国别研究与政治学理论的结合。《世界政治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刊发国际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区
美国驻中国领事馆领事报告,是美国政府对于晚清中美两国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录。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不仅有助于增进学者对中国晚清时期历史的了解,也是中国晚清时期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等领域重要的研究资料。本书收录了1849—1906年美国驻中国福州领事馆领事报告,内容涉及美国驻中国福州
本书指导思想: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引领新型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书的出发点:2015年中俄两国签署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8年签署的《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经
本书对1997年6月至2012年6月所形成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立法史料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内容既包括各国提案、非政府组织发言,也涵盖了历次会议的背景资料以及阶段性成果,忠实全面地展示了视听表演保护问题的谈判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深入学习和理解《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立法目的、文本含义及
本书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国际组织相关知识,熟悉不同组织的多元化发展,认识中国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贡献和影响力,为其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为何诸多能源禀赋丰裕的国家通过大规模能源出口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此类国家却往往难以据此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即“能源诅咒”何以产生?针对这一问题,本书致力于在政治学的范畴内重新阐释“能源诅咒”生成的根源及其机理。基于此,本书重拾了对“能源诅咒”现象真实性的讨论;梳理了关于“能源诅咒”生成原因的知识谱系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