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天,一群怀着激动和对未来憧憬的学子踏入这个曾经梦想中的校园,进入北京大学艺术硕士大家庭里,开启了这段难以忘怀的人生路。 毕业作品是2013级艺术硕士(MFA)全体同学们在紧张的论文写作之余或个人或几人合作的15-20分钟的原创影视作品,题材类型多样,所关注的都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对个人或社会发展的思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西夏石窟壁画艺术综述、西夏石窟的分期与分布、西夏石窟的洞窟形制、西夏石窟壁画的主要尊像及艺术特点、西夏早期石窟壁画艺术综述、西夏早期石窟壁画的装饰特点、榆林窟西夏早期壁画、莫高窟西夏早期壁画等。
中有画家的照片、简历、评论家文章以及画作数十幅,较全面地展示了该画家的艺术面貌和艺术风格,是一本艺术性高、实用性强,可资研究学习的优秀图书。适合广大美术爱好者及其学习者阅读参考。
《中国紫砂市场(第2辑)》以陶花苑、紫砂贤谈、大匠之门、紫燕春泥、问陶、紫玉文心、IN市场、子渡·缘等8个栏目为主要内容,以研究紫砂铭文的研究性文章开篇,讲述了季益顺大师、范伟群大师以及范建荣、郑剑锋、周菊英、吴姬英等几位业内佼佼者的紫砂艺术人生,并结合书法家乌峰老师研究紫砂与紫砂合作后产生的灵感为题讲述了泥之品格。以
《中国艺术研究院年报(2015)》着重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2015年在文化部的领导和关心下,学习落实雒树刚部长来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下,全院干部职工在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艺术交流以及著作、期刊出版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本书是艺术史研究的论文集结。内容涉及目前艺术史研究领域前沿的研究课题。如青铜器艺术、墓葬艺术、敦煌壁画艺术、墓葬壁画中的建筑艺术、佛教美术和造像资料考察、戏剧文本和舞台表演与绘画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有新材料有新观点,有新的讨论,有新的启发。对艺术史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有一定的作用。
风格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直接关涉对古代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的挖掘、整理与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然而,目前相关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的研究,多针对单个门类艺术风格问题进行具体性个案研究,而忽略
本书是对2016年度中国内地艺术学门类各学科发展状况的一次年度扫描。书中概要介绍了艺术学门类下属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在2016年度的发展概况,即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主要围绕学科动态、问题聚焦和专题研究三方面展开:学科动态部分对各学科年度发展概况做了全景式扫描;问题聚焦部分就各学科引发关注
本书主要介绍了美术考古研究、古代美术史研究、书法篆刻研究、艺术书评、艺术市场与现当代艺术研究、美术名家馆、收藏与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