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散文。作者从苏州出发,饱览祖国山河,抒发赤子情怀,从作者的笔下可以感受到其对生活的追求与感悟。如作者把姑苏城的小街小巷写得素描一样精巧灵透,生活在这里的人,我,我的一家,邻居,胖嫂,李婶,以及住在老宅第一进的任奶奶,住在第二进的唱评弹的张伯伯和宋阿姨,自家隔壁的周爷爷和石奶奶,在作者笔下都活了起来。作者不掩盖
尧山壁是中国当代最富成就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创作数量大,精品多,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内容由人物、风情、游记三部分组成,采用“为老百姓写作”“感同身受”的“近视”视角,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书中的“人物”部分写亲友、写名家、写普通人和小人物,文笔洗练、老到、传神,细节入文,时带幽默,撼
本书为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宁德市文联联合举办的“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文学采风创作活动的采风作品合集。其充分挖掘和体验福建宁德廊桥古今故事和现代精神注脚,在造桥人、守桥人、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等不同角度的切换中,描绘了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不同维度的廊桥,将纪实性融于纯文学中,用娓娓道来的文学语言表达福建宁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生关注——“三难”问题;上学为何这样难: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冷思考;看病为何这样难:对中国医疗卫生的冷思考等。
本书60篇,用散文形式描绘查干湖的山川地貌、风俗人情、动物植物和地上建筑以及历史发展。书稿在全国报刊媒体全部发表过。如《冬捕》写出冬捕的独特性和冬捕细节;《春捺钵》写查干湖千年捕鱼历史;《蝈蝈》写昆虫;《谷子》写查干湖庄稼丰收景象;《红骏马》写那达慕比赛的场面;《大嫂》写查干湖妇女形象;《碱蓬草》写查干湖植物;《金字招
本书是程伟的旅行日志,由无尽的高山和草原、冰川和江河湖泊、村庄和人畜、嘛呢石和风马旗,无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并由阳光来串联编辑成册。全书分为《一路向西》《在那遥远的地方》《行走香巴拉》《阳光与荒原》及《捡拾河湟谷地里的历史碎片》五个章节及后记《我的藏地》,收录了程伟数次赴藏地旅行的日志。藏地那记录着古拙、宏大、厚重而
单修霞乡土散文集《应声是秦腔》一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坪北油区工作之余创作的70余篇散文作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记录了石油人与黄土文化结合碰撞的火花。第二部分刻画了自然万物的情境之美与灵性之美。第三部分为个人的一点感悟。第四部分为亲情散文,从不同取材角度,呈现藏于作者心底里的幸福时光。一个是秦地,一个是石
《月光与糖霜》是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顺德区作家协会理事谭用的一部散文精选集。该作品收录了近年来作者书写故乡电白和现居地顺德的风土人情的优秀佳作。作者在怀念电白的风情的同时,记录顺德的发展和变化。作家谭用以生动的、清新的、治愈的文笔,一边书写现居地佛山的风土人情,一边回忆故乡电白的美好过往。故乡与异乡的作品交叉进行,既表
《汾江河畔》是2021-2022年度佛山市文联重点文学工程项目。其作者陈伯英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这部散文主要讲述1918-1922年发生在佛山古镇的故事,钱维方、王寒烬等一群年轻人生活和奋斗在汾江河畔,面对时代变幻大潮,这群初始迷茫彷徨,但这群向往并追求光明的年轻人,经过时代新思想的洗礼,最终找到
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2月北京第1版2020年2月第1次印刷本翻译。书稿记录了作者在新疆生活二十年所见过和品尝过的当地特色美食,包括新疆民族特色的烤羊肉、烤包子、手抓饭,以及各民族在游牧生活中就地取材的和发明创造的极富营养的食品。包括新疆当地受欢迎的水果、物产等。也包括一些物种的来历,在历史上的记载与民族文化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