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电影文学大系第六卷1938-1940》囊括了1938-1940年间的电影小说、剧本、本事、故事等,取材广泛,包括传统的历史故事,涉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亦包括1940年代的抗战主题,可谓包罗万象。读者可由此窥见电影文学发展的脉络,取其所需。
《李白长安行》是著名作家阿莹的五幕秦腔剧本,并附有《大明宫赋》二幕歌剧剧本及肖云儒、李舫等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十篇。两个不同品类的剧本皆讲述了大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被招为翰林供奉入朝,在长安所经历的各种故事,而他也在此过程中看清了自己入朝只是为皇帝消遣助兴,并不能施展抱负为国效力,最终辞官归隐江湖。
本书稿系一部戏剧剧本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多部获奖剧本。书稿中收录的剧本包括《特殊面试》《张大侃相亲》《花好月圆》《胡彩霞卸磨》《秋来菊芳》等。
本书包含传统八大藏戏中的两部——《白玛文巴》《卓娃桑姆》。藏戏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古老剧种,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世事人情等方面,在涉藏地区普遍流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民族文化史、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白玛文巴》源于传统藏文经典;《卓娃桑姆》根据民间故事改编。
本书包含传统八大藏戏中的两部——《苏吉尼玛》《朗萨雯蚌》。藏戏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古老剧种,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世事人情等方面,在涉藏地区普遍流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民族文化史、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包含传统八大藏戏中的两部——《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藏戏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古老剧种,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世事人情等方面,在涉藏地区普遍流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民族文化史、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顿月顿珠》根据历史传说演绎改编;《智美更登》根据民间故事改编。
本书包含传统八大藏戏中的两部——《文成公主》《诺桑王子》。藏戏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古老剧种,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世事人情等方面,在涉藏地区普遍流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民族文化史、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文成公主》是取自历史传说的代表,以丰富的细节描写了文成公主和亲
《珠郎娘美》是侗族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作品,该剧作在湘、黔、桂边界侗族聚居地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全国民间文艺领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在民族民间口头文本和表演戏本的基础上,对侗族民间故事《珠郎娘美》进行大胆改编,创作了富有新意的电视剧本和电影剧
本书在2020年贵州文旅品牌评选中获得“十佳旅游演艺剧目”。《夜郎新传》是贵州舞台上第一部大型儿童舞剧。荣获201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水寨龙珠》于2012年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木偶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又获贵州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2013年,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本书在内容上承接《古本戏曲丛刊十集》,计划收入1840-1949年间的传奇杂剧剧作。近代发表和著录的传奇杂剧,目前能够确认剧名的大约有五、六百种之多,其中大部分能够在专集、报刊上找到原著。本书第一次将近代编撰的传奇杂剧全部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完整展示了近代传奇杂剧的内容、风貌,也体现了近代时期传统戏曲创作的新特点,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