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参考了众多名医大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原理,结合自身临床辨证分型、遣方用药、针灸取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这部中医妇科实用手册。作者从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围绝经期诸症、妇科杂病五大类中选取了中医疗效突出的常见妇科疾病,再根据临床实际细致划分为多个病证。每个病证均按照概述、辨证论治、临床体会的顺序展
本书从蔡氏妇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黄素英学术思想概述、黄素英妇科临床实践与案例举隅、黄素英妇科医论医话以及黄素英关于名医学术传承的研究5个部分来介绍。临证经验中重点介绍了黄素英诊疗经、带、胎、产的经验与用药。每个病种包括病证概述、诊治经验、医案举隅三部分内容。本书所选病种均为妇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全面反映了海派中医蔡氏妇
《实用中医妇科药物通览》是是一部从中医妇产科专科角度反映每一味药物古今临床用药的文献著作。全书收录516味中草药,另附40味药物。每味药物设有药名、药名出处、别名、拉丁名、性味、功效、药论及医论、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达到草木金石皆为我所用,临证遣药左右逢源,使以往许多似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①痛经病因病机及用药的历史演变过程,各历史时期的痛经治疗方药数据分析含数据分析内容。对痛经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疗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及分析,分析部分又包含药物关联性规律、方剂功效组合规律、寒热、升降趋势研究等。同时对汉唐、宋金元、明清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药进行对比分析。②痛经历史文献梳理。以刘敏如老师黑定的
该书的文献整理范围从先秦至清,涉及中医外科学专著、方书、中医妇产科专著、出土古医书、本草、医案、名家专著等。最终基本摸清了中医女科外治法文献的分布情况及所涉及的病种、治疗手段、治疗方法等。书中共涉及中医病名、症状名291个。其中教科书病名57个,1100余条,占大部分,新增病名13个,150余条,症状名221个,390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①闭经病因病机及用药演化史,含数据分析内容。对闭经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疗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及分析,分析部分又包含药物关联性规律、方剂功效组合规律、寒热、升降趋势研究等。同时对汉唐、宋金元,明清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药进行对比分析。②闭经历史文献梳理。以刘敏如老师圈定的在中医女科发展进程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1、不孕病因病机及用药的历史演变过程,各历史时期的不孕治疗方药数据分析含数据分析内容。对不孕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疗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及分析,分析部分又包含药物关联性规律、方剂功效组合规律、寒热、升降趋势研究等。同时对汉唐、宋金元、明清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药进行对比分析。2、不孕历史文献梳理。以刘敏如老师定
对中国古医籍中不同时代的女科用药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汉唐、宋金元、明清使用最多的前一百味中药相对比,取其相同者53味,又从女科实际应用出发,选择女科常用、易得、品种无争议的药物48味,共101味中药作为本草文献重点整理的对象。
刘敏如教授团队,以《内经》《难经》《伤寒》等早期经典文献为起点,研究某脏某腑某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及演变。整理者以某一主题串起相关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如“命门与肾间动气”“肾藏精、精舍志”“肾与脑功能”“肾与心”“生长发育与生殖”“三焦孤腑说”“三焦与命门、丹田”“三焦有形论与有名无形论”“冲任
梁瑞宁教授对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自然流产、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减退)、更年期综合征、高泌乳血症、闭经、功血、输卵管性不孕症等治疗等病治疗均有独到之处。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病机冲气上逆,瘀血阻络的观点,采用平冲降逆,化瘀通络法治之使临床疗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