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历代书论、史料中关于“篆刻”的不同解释,对“篆刻”释义的历史演变和意义变化进行了考察,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专题围绕“书法写本”展开。李逸峰《从敦煌写本横向笔形看楷书字体演变》通过对敦煌写本中横向笔画的统计考察,探讨了楷书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的特征。毕罗《写本文化与书法文化初探--兼论写卷与石刻两种载体的书法作品》以
本书内容讲述:武威汉简,西汉时期,凉州出土的简牍,武威汉简统称凉州汉简,时间是西汉到新朝王莽时期。包括《仪礼》简、凉州王杖诏令简和凉州医药简牍等。《仪礼》简1959年出土于甘肃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
本书内容讲述:居延新简是对武威、酒泉、额济纳旗、嘉峪关、敦煌,重点考察出土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后出土的西北简牍。居延新简的内容包括有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文化等方面,而以记录离中央政府比较远的居延边塞地方的屯戍活动为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文字等价值。其书法既有隶书,由于章草、草书,书风恣意,个性张扬。是汉
中国书法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本书以书法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展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书法鉴赏,生动、简明地介绍了书法发展过程中的文字变化、历代著名碑帖、书法家等内容。
本书由中国书法大家周慧珺主编。沈尹默之孙沈长庆与上海书法名家朱梁桑共同汇编而成。书中珍贵照片与手稿皆由沈长庆提供。本书整理并收录了沈尹默的书法理论研究,众多书法代表作、印章等。全书内容翔实,体例完备,为书法研究与学习者来说是的可贵资料。
本书阐述书法与碑帖的关系。以字体发展为脉络,紧紧抓住文字与书法的关系,阐述文字的发展、书法的演变与历代碑帖的关系。使读者能够循着历史变化的轨迹,逐步认识并把握住有关碑帖的各种知识,进而使读者认识到学习和鉴定碑帖,必须要掌握深厚的历史知
零基础颜体楷书视频教程:《颜勤礼碑》技法入门
零基础王羲之行书视频教程:《兰亭序》技法入门
本书作者仲威,长期致力于整理、研究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碑帖,本书系统地总结了他在碑帖整理研究中的发现和成果。在这本书中,作者遴选一批珍贵碑帖展开讲解,既体现文物珍贵性也讲解书法艺术性。他更是首次开讲二十年来研究碑帖的心得,“明明白白收藏碑帖,快快乐乐研究碑帖”,还谈到了自己对当代碑帖收藏风气的种种看法。近年来,仲威先生又从
《弘一大师书药师本愿功德经》是一本书法影印作品。弘一大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卓越的艺术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书法、篆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多部书法作品都是家喻户晓,被书法学习者视为珍宝。本书选取弘一大师书《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书法作品为底本,采用宣纸经折装,装帧精美,适合书法爱好者及入门者临荤选用,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