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是李刚田先生深入浅出谈
本书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极具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本书是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十一人作品集,收录王玺、王军领、王子璐、胡奇峰、彭双龙、刘小龙、冯错、欧阳荷庚、曹佑福、岳奇、费胤斌代表作品共计150件(组)。他们均为当代中青年书家代表,近年来在全国及省市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是首次将代表作品集合出版,内容涵盖自创诗词、经典诗词摘录,同时形式新颖,极具创造力,所有作品均采用高清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的楷书书法作品,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本书我们邀请宁夏书画院美术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华对《九成宫醴泉铭》进行整碑通临,临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讲解,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30个字进行
本书选取《礼器碑》中代表性的30个范字以及碑阳部分,周老师随讲随写,着重讲此碑的笔画及结字特点,如何去寻找字心、字眼,从而感受汉隶的书写之美。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碑的通临,第二部分选取《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代表性的30个例字,翁老师随讲随写,着重讲此碑的笔画及结字特点,容易让学书者掌握其书写秘诀,从而感受行书的书写之美。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碑的通临,第二部分选取《颜勤礼碑》中代表性的30个例字,程志宏老师随讲随写,着重讲此碑的笔画及结字特点,容易让学书者掌握其书写秘诀,从而感受楷书的书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