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楸园掇文辑存
《文心》是我国教育大家夏丏尊、叶圣陶亲自执笔,集毕生心血,送给子女的成长礼物,也是常读常新的经典语文读本。本书由32个小故事组成,可以说是中学生的32堂国文课,生动有趣地传授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文学史等多种语文知识。《文心》一经问世便大获好评,虽然出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对当今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仍有很好的
《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为海峡文艺出版社“网络文学前沿探索丛书”之一种。作者在该论集中着眼于20—21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学流变,从文学媒介、文学形态、意识形态、社会生态、文学市场、文学话语权、文学价值观等方面,论证并揭示当代文学转型与新创的现实状态及特点,指出互联网技术带来经典文学史主流地位的动
本书稿为海峡文创观察丛书之一。书稿共分为三辑,作者从赛博智能跨媒介创意、时空维度的跨媒介传播、艺文跨媒介传播等三个方面,来阐释跨媒介创意原理和成功传播范例,梳理跨媒介文创体系。作者以其敏锐的视觉、独到的见解,通过跨媒介这个有活力的前沿课题,探究文学与科技、艺术、媒介与受众
本书分为人之纯美、纯美之事、纯美之景、纯美之情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肖像篇、语言篇、动作篇、心理篇、人物精神篇、生活趣味篇、大美故乡、城市风光、亲情无声、友情岁月等。
汉魏六朝别集研究,以汉魏六朝人的作家作品集为研究对象,而此类作品集在编撰成书的时段上不尽相同,主要呈现为六朝旧集、宋人重编之集和明人重编之集三种成书层次。同时对汉魏六朝时期别集的形成发展作基于“史”的描绘,目的是揭示别集如何由作为个别作品编之称,演化为目录学体系中的集部类目之称。学术界对成书层次和别集的诸如源起、形成发
本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以“人民性”“大众化”“文艺传统”“文学创造”“文学高峰”等为关键词,对百年中国文学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实践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反思。新时代中国文艺走向复兴的可能性,就是终坚持和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系列讲话中所阐发的文艺思想。
本书共纂辑民国时期研究《文心雕龙》的论文66篇,按照方法论、作者论、综论、篇章论、比较研究、版本论六个部分编排。这些文献是民国时期的学者在现代学术视野中,采纳现代的社会历史观念、文学理论和著述体例对《文心雕龙》作出的现代式的研究,其眼界之开阔、理论之深邃、观念之新颖、表达之系统,是“龙学”的巨大飞跃。这种新的释义,革新
本书主要统摄建国70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70年来走过一条曲折中前进的道路,经过了开创、发展、迁回、转机、出新局面的历史进程。现代文学研究者们不断更新、不断求索,寻求着现代文学研究焕发生机的道路。从鲁迅、茅盾、瞿秋白等人的作家作品评论,到《新中国文学大系》的各集导言,20-40年代的文学研究与文
本书主要勾勒1949-2018当代文学70年来的发展图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局面。从“十七年文学”到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文学”,从80年代的“先锋文学”、“自由文学”到当下流行的“通俗文学”、“网络文学”,70年来文学发展的纷繁与庞杂带给我们许多研究资源与研究空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