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植被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植被生态质量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地理分布共同决定的结果。本报告基于2000-2022年的气象和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系统评估了全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影响,以为我国生
本书共3卷,记载了八大公山原生、归化及栽培的维管束植物216科,2876种,包括51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及其特有种;单科种6个,单种或少种属60余个,湖南新分布种80余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种,其中属豆杉、红豆杉、白豆杉、银杏、钟萼木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连香树、水青树、鹅掌楸等18种,补充和订正了一些物种的形态
植物学家的观察与艺术家的感受结合,用古风手绘演绎严谨科学。本书由日本著名的植物学家岩崎常正参考《本草纲目》,并添加了日本特有的和外国产的草本植物,历时20多年,绘制了《本草图谱》,成为日本当时植物学上最有价值的彩色植物图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从《本草图谱》中精选了96种植物,以春、夏、秋、冬分类,并附上解说,广泛的
本书按照森林(半常绿雨林与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和落叶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高山草甸、荒漠草地)、高山流石滩、干旱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地衣分类研究,反映了当前青藏高原地衣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和生态环境,共涉及211种,隶属118属、38科,含青藏高原特有及濒危物种、近年国内外在
本书收录了黄渤海中10个典型无居民海岛(由北向南依次是菜坨子岛、虎平岛、猴矶岛、依岛、海驴岛、苏山岛、千里岩、朝连岛、大公岛和达山岛)上分布的植物种类,分别介绍了每种植物的种属名称、形态特征、国内分布范围以及经济价值,并且配以高清植物图片,为读者认识黄渤海无居民海岛上的植被类型与植物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书以南昌市的自然地 貌为依据,分为“山地丘陵 篇”“低丘岗地篇”和“平原河 湖篇”三部分,收录了350种 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各篇内 物种按中文名音序排列,简 要介绍了物种的系统分类、 识别要点、产地分布和价值 评述,体现了研究的科学性 、实用性和普及性,有助于 读者更准确地识别和了解这 些植物。
微藻始于地球改造初期,是最古老的光合生物之一,能天然利用太阳能固定CO2或者利用有机碳实现生长,实现“减污降碳”。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只要微藻藻体最终被利用,碳仍然会回到环境中,因此其利用的碳是中性碳,具有碳中和“零碳”的特征属性。本书以碳中和背景下的微藻生物合成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微藻基础生物学、微藻
无距虾脊兰为兰科虾脊 兰属植物,为中国特有珍稀 野生兰花,其野生资源日渐 稀少。本书对我国虾脊兰属 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 ,系统开展了无距虾脊兰的 生长习性、遗传多样性、胚 胎学(种胚发育及种子形成 等)、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 理及分子基础等研究,并对 野生种群中根系及根际的内 生真菌进行了分析
本书用近200幅图片,展示植物热烈奔放的繁殖生活,告诉读者约50种花卉的传粉绝技以及背后的隐秘故事,让自然爱好者和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小读者如身临其境地看到,花卉生长、繁衍、盛开的过程,展示了看似简单的花卉授粉过程背后的知识和秘密,以独特的视角让爱花的读者大开眼界。
我国的芳香植物至少1000种以上,然而作为天然香料利用的芳香植物有250多种,绝大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在已开发利用的香料植物中,进入产业化生产的天然香料仅有150余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天然香料60余种。河南省植物资源丰富,但芳香植物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挖掘芳香植物的应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特编写《河南芳香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