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将会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带来深刻的启迪,促使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反思。里格比在书中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讨,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遗产是模糊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功能解释不能回应对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结合思想和李比希的农业化学理论等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思想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深入分析西欧城乡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201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者认为,马克思正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萌芽时期,是对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崇尚与追寻;在形成时期,是在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哲学基础上,确立了自己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表现为正义哲学思想;在发展时期,是用唯物主义方法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在深化时期,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正
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不仅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各个历史时代的思想家深刻反思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成果。马克思以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东方社会理论指出了民族国家发展的复杂性。在这一时期,列宁与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理论分歧和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其影响深远。列宁与第二
本书为再版图书,*初为199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成果,为纪念*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内在地要求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哲学思想是这一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哲学思想中*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在实际斗争中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体系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国政治实践的一部光辉著作。这一著作和恩格斯1895年写的被誉为政治遗嘱的单行本导言,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激烈争论,甚至引发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的分歧。本书结合17891871年的法国政治实践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全面阐述了这一著作的写作背景、核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过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所做的阐发,重新吸引了来自不同政治与文化背景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理论家。这种重新发现马克思、关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现实持续解释力的现象,被一些评论者称为“马克思的复兴”。《今日马克思》细致地研究了马克思的重要著作与我们所处时代主要问题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说明了为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个纲领性文献,它阐述了阶级矛盾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导读部分介绍了原书作者的生平与本书产生的背景,总结了书中的主要思想,指出了本书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注释部分解释了文中非常用、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