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法学博士后丛书。书中所发表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是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其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一篇约5万字篇幅的能够反映博士后研究报告概貌、理论预设、主题思想、创新点、理论贡献等精华内容的报告。因此,它不是简单地对原研究报告的浓缩,而是在原研究报告基础上的再创造成
作为一套系列性丛书,本论丛计划从2003年起,在已出站博士后的研究报告中,精选出符合论丛出版质量要求的研究报告,编辑出版一至若干卷。本论丛的编辑规范,执行的是由北京图书馆学位学术论文收藏中心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94年9月联合下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此规则为目前中国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的国家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学者文集》编写是彰显法学院学术研究成就、弘扬法学院学术研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文集(全2卷)》为人大法学院建院60年来教授的精选文集。由在职教授各人精选一篇学术水平最高、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已经过世的教授、退休的教授也精选一篇文章,最后由法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挑选,汇集出版。本文集能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0年来教授们的科研水平。对读者而言,也可以通过本文集赏析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是一本能够在西方法学理论重要主题的历史演进方面,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向导的法律思想史教科书。由爱尔兰著名法学家约翰·莫里斯·凯利写作的原书于1992年出版以来,在法律思想史界引起重大反响,并获广泛好评。书中将自荷马时代至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切分为十个连续的时期,通过简介每一时期的一般历史和思想史,并
《大师学述:富勒》是迄今最为出色的分析朗·富勒法律思想的导论式著作。罗伯特·萨默斯教授对富勒的观点采取了一种认同式的概括与阐释。由于富勒从未完全成系统地发展自己的观点,也未能明确地意识到如何将自己的洞见予以最大限度的理论化,因此,在一些论题上,萨默斯依据富勒散见各处的学术性文字,对富勒的观点进行了重构。这项基础性的梳理
《英美法导读(第2版)》主要以美国的法律和法律体系为阐述对象,采用体系化的研究方法,在体例及内容上力求构建一个有机的英美法体系。《英美法导读(第2版)》力图强调英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整体面貌及其个性特征。为正确理解英美法,《英美法导读(第2版)》以专题形式从诉讼、法律推理、法律研究、法律资源等方面来阐述美国法,向读者展
《卡多佐:司法传统的革新》是一本介绍卡多佐司法哲学和实践的通俗读物。在司法哲学的部分,作者试图将卡多佐的法律观和正义观放置到西方整个思想史的视野中去理解,将卡多佐所承继的东西、对时代的影响以及他所作出的贡献进行阐述。在实践部分精选了卡多佐在1914-1934年间撰写的36篇司法判决书,作者完整且简洁地评述了判决书中卡多
本书以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为主旨进行展开,将埃利希的法社会学置于上个世纪之交迭宕起伏的世界格局之中予以理解。顺循埃利希为学、传教、辗转流落之生平,切入埃利希对欧洲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法学流派思想的反思。借莱布尼茨、普赫塔、萨维尼、马克思、耶林、祁克等思想之启迪,埃利希由制序(ordering)为基本特征定义法,从而展开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