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欧阳黔森文学创作和影视剧创作的特征与成就,并尝试探索新时代中国文艺创新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欧阳黔森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无论写长征,写抗战,写个人的情感经历,还是写为脱贫攻坚努力奋斗的普通人物,他要彰显的都是一种蕴含理想主义精神的英雄气概。欧阳黔森在创作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体现
本书为对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系统性分析评论。作者在综合概览了当代文学中关于韩少功的各种著述、论文、史料之后,发现作为研究对象的韩少功,关于他能讲述的一切已迹近完成,赞美的路线与批评的道路已经汇合,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同样发达。韩少功是不可复原的一代写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新时期文学历次重要的文学思潮,并且参与其中,持
《北村论》是一部规范、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当代作家评传。作品依照逻辑的惯性和讨论的便宜,以时间为序,对北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不仅对北村个人的成长之路和走向文学创作的必然性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他的文学精神、文学追求,也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和梳理。作品按一个大致递嬗的脉络展开,以作品为依托,将
本书是关于中国当代作家、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部文学评传。作品采用文本细读法,以莫言的作品为基础,对莫言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细致、客观、清晰的梳理和分析。作者站在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宏观角度,深入剖析了莫言创作的乡村世界和文学地理、感官经验及物化世界、伦理僭越与文化批判、语言风格与文体特征、茂腔叙事及声音
冰雪和花草一样,都是自然界的恩赠,同样有生命,应当成为一种不可磨灭、永存心中的美好。古人以雪喻梅,以雪衬松,以雪辞春;冰雪寓波折,冰雪寓艰辛,冰雪寓纯洁;雪中即景,雪中寄语,雪中寄情。《国学——冰雪诗文》,选取了从先秦到近代的有关冰雪诗、词、文章290多篇,有针对性地进行注释、选评。注释、选评力图简洁明快,适应现代人的
本书包括作品综论、散文天地、小说世界、人物传记和访谈等五部分,主要收录国内评论家和读者对曾纪鑫《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大明雄风俞大猷传》《笔墨风云邓拓传》《历史的张力》《历史的砝码》《天地过客》《凭海说书》《深度游戏》《豹子山》等作品评论文章等。
文学作为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民族核心文化和情感纽带的体现,它所承载的鲜明民族个性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保留和糟粕的隔离也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为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为充足的力量。本书以文化传承为主线,分别从现代文学的启蒙发展、现代文学的艺术与理性考量、现代文学色彩传承与嬗变,文学图像以及在文化传
本书力图通过“大文学”视野、纪念任洪渊专题研究、鲁迅专题研究、文学档案、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著述·综述等栏目,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整体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大文学评论(4)》除了转载三篇大文学视野的具体研究文章之外,还继续转载了吴冠军具有独特方法论意义的系列研究。丁文的研究,是近年来大文学研究中的力作,以回忆录为切人点,展示了“大文学”较之“纯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王东东、熊权和曹荣睃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体现了《大文学评论》兼容并包的风格。
本书选取了荷花淀派代表作家的笔谈、日记、书信、论著等,注重史实,细致甄别,既便于普通读者了解荷花淀派的历史语境与基本风格,更着意为荷花淀派的进一步研讨打下基础。本书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研究荷花淀派的重要研究成果,试图提供荷花淀派研究中的观点和争鸣,展现研究发展的轨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