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社会发展变迁,王闿运、林纾、廖平、严复、康有为等文人的生活道路和文章特色,收录了《湘绮老人王闿运》《七律·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等文章。
本书为一部文学评论著作。魏绍馨,河南遂平人,1934年生。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魏绍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有多篇在相关领域内有分量、影响大的学术研究文章,被学术界看作“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
潘祖荫(1830—1890),字凤笙,号伯寅,别署少棠、郑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潘祖荫的一生,因家世显赫,少时得祖辈荫庇,壮年后久任京职,屡秉文衡,入参枢机,遍交天下名士。同光之际,吴大澂、王懿荣、胡义赞、赵之谦、沈树镛、汪鸣銮、李慈铭、叶昌炽等聚居京中,时行雅集,泛舟赏花,书画品评,赏鉴古器,潘祖荫即是其中重要的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袁崇焕任职时及下狱后的评价、明末清初袁崇焕被杀后的评价、康熙嘉庆间的袁崇焕评价、晚清民国时期的袁崇焕评价、新中国成立后的袁崇焕评价、袁崇焕评价的讨论。
本书是一部传记类图书,书中记录了金显宅、范权、赵以成、俞霭峰、虞颂庭、石毓澍、吴恩惠、马腾骧八位专家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全书约60万字,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了我国肿瘤医学奠基人金显宅、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范权、神经外科奠基人赵以成、中国现代妇产科临床科学奠基人之一俞霭峰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教育理念、临床成就和社
朱次琦(1807—1881)字稚圭,号子襄,世称九江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人,清代广东名儒、教育家、诗人。朱次琦在山西候补多年,为官尽职尽责,实行“以儒为治”的方针,德政颇多,誉满晋中。在朱次琦75年的人生旅程中,耗费心力最多的是教育,成就最大的也是教育。他的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其门人甚多,最著
这本书是一本弘扬正能量的图书。本书生动地讲述了2023年度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内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有任劳任怨的出租车司机,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航空技术能手,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有脚踏实地的铁路调度员,有发扬工匠精神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者,有迎难而上的公路设计师……这些人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教育领域的书籍,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建立一个连贯的、富有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书中不仅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特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通过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模式和策
1956年2月,在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小城,一幢位于绮色佳市中心、距离康奈尔大学只有3个街区、三层楼带地下室的独栋别墅里,住着郭永怀和他的妻子李佩还有女儿郭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大海上工作,常常一出海就是一两个月。妈妈数过,一年365天,爸爸有300多天在大海上度过,所以,我和妈妈想念爸爸的时候,只能多看看他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