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挚虞及其《文章流别集》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将挚虞的生平历程置于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宏观环境中考察,揭示挚虞的道德选择和政治取向。第二章紧扣挚虞经学中成就最突出的礼学,在对司马氏掌权后礼制的制订和修订的考察中,关注挚虞在魏晋礼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考察挚虞参与文学集会和文学赠答的情况,揭示出“八王之乱”中挚虞坚守学者本
20世纪80年代批评拥有独特的优势地位及创新性特征。新的文学观念的影响、新兴批评家的活动及文学期刊的作用等,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文学批评成为解读此段时间文学的重要维度。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和小说潮流的变动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阐发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决定该时间段文学批评的关键性要素,并对其与小说创作间
本书立足于文学史料和文学作品,运用比较文学与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以影响研究为主体,平行研究为支撑,采取由点线面的研究方法,从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人的交往、谷崎润一郎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译介、谷崎润一郎与创造社、谷崎润一郎与狮吼社以及谷崎润一郎与南国社等五个方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内容出自李欧梵教授受邀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胡适人文讲座所做的五次讲演。李欧梵教授回归到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题目中西文学关系或者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用自己的思想史方法把文本和文化史连在一起。首先尝试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文学或者说现代主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勾勒出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轮廓。进而通
南宋朝廷敕封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和阿育王寺为五座皇家寺院,即所谓禅林五山。南宋五山法席,前期几乎为大慧派所独占,后期则基本为大慧、虎丘两派所平分。文墨之风在五山禅僧中极为盛行,他们创作了大量语录、诗歌、骈文、古文、笔记等作品,是为“五山文学”。“五山文学”处在南宋“文化下移”的大语境下,是文学由庙堂跌落江湖、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之一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唐金海老师的论文集。全书收入作者教学、研究数十年过程中的主要论文,内容大致包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巴金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研究、石鼓文金文研究、书法创作研究、书法史研究和作者的诗词、对联创作,以及为相关著作撰写的序跋,同时收入作者同
《文心雕龙》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由五十篇文论组成,分别论述文章写作的总原则、各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并评鉴了自先秦至南朝宋、齐间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版《文心雕龙》由台湾师范大学已故教授王更生全文翻译。
本书通过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到个人化写作的思潮和文学现象考察个人的历史境遇和嬗变;通过80年代的现代化、现代派文学与90年代的现代性关联考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个人的现代性体验;挖掘寻根文学在当代中国确立价值连续性的文化使命的意义;通过分析先锋小说的命运考察文学演进的规律;通过新写实小说和作家个案研究探讨文学的延续、渐进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第二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与发展进行研究;第三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发展进行研究;第四章对文学的审美性进行研究;第五章对现代文学审美理论的建构与发展进行研究;第六章对文学审美的主客体与审美场进行研究;第七章对文学经验与体验中的审美体验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2020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论文集》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编的论文集,论文都是2020年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的获奖论文或入围论文,所收入的都是2020年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代表性的青年学者的论文,包括李松睿、李音、张伟栋、杨辉、翟业军、石岸书、毕文君、朱羽、刘彬、孙尧天、李斌、李德南、吴舒洁、张勐、张静、陈培浩、徐刚、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