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此卷是赵孟?五十六或五十七岁时的作品,正是他中期稍晚时的作品,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也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
本书为贾老的画作汇集。内容包括:画境、临王義之人《圣教序》、临王義之人《得示帖》、临王義之人《二谢帖》、临赵孟頻书札、王義之人《十七帖》、临王義之《何如奉橘帖》等。
书法评判一个是“文”一个是“古”,文不文见修养,古不古见功力,张辛教授积几十年修为讲解书法艺术创作的文气和以古为师。
本书是一本介绍书法艺术基本知识的图书,作者运用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现身说法,提出了书法历史上许多概念的新的解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书中内容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力求将高深的道理通俗化,这里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没有佶屈聱牙的论述,在轻松随意的问答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人入胜,使普通读者能够获得书法艺术的真谛,
本书收集了傅山二百多幅行草书作品和少数小楷册页中的约二千六百个字头,一万六千个字迹。本书按照简体汉字之笔画数,再按横、竖、撇、捺、点、折的次序编排,并附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书眉注有字头。
作者编撰此书的初衷是为了让楷书入门*为简单明了。区别于市场上的各类书法教材,动不动就几十上百讲,讲得学习者晕头转向还不知道什么才是书法,什么才是楷书,失了根本。本书把所有的字归纳为三结构,以结构为基础,系统的学习。三讲,即三结构,即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特殊结构。此法将所有的字作了最核心的总结和归纳整理,目的是为了让学习
本丛书分两册。一为《遗山园碑铭辑释》,该册依托历史遗存实物和碑拓,完整辑录元好问故里遗山园内现存的、元代至今的有关碑记、刻石诗文、匾额以及碑林作品,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注释。二为《遗山园碑林书艺集》。该册汇编遗山园内元好问怀乡诗碑林等书法作品,作者包括姚奠中、霍松林等名宿,内容上与前册有机衔接。丛书全面反映元墓暨野史亭历
本书收录杜甫、苏轼、朱熹、王阳明等四位古聖先賢经典古籍文献中的版刻书迹,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是研究版本流传和学术评价的重要文献,其书法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结合中国古代书法训练阶段理论、当代书法专业教育中的阶段划分理论,并从唯物辩证法规律出发,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找出书法内部的一组基本矛盾,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矛盾;这一组矛盾,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又结合否定之否定规律,及中国传统中和思想,把书法专业训练划分为:传承、创变、融通三个阶段。进而以书法内部实
《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赵孟?奉敕书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该帖通篇一气呵成,点画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全是"二王"正脉。该帖因实用需要打有乌丝栏,但并不显字字独立,仍可看出血气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