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生动展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及美丽风物风情的纪实文学,主要记录了跟随内蒙古美术“双万”创作采风团一路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画家们创作“双万”长卷的辛苦历程,重点塑造了安玉民、孙志钧、何加林、段铁等参与创作的中国著名美术家的形象。本书笔墨细腻酣畅,描绘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壮美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传
《一个全球主义者的理论探索之路:我的学术生涯与旨趣》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我国全球学交叉学科创建者”蔡拓教授40余年学术人生的回忆录。作者从学术生涯的视角去追忆、梳理、审视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的人生得失与感悟。上编(1至7章)概括了作者的青年时代和学生生活,梳理总结了学术生涯的三大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学术工作、成果和
本书讲述松花江绵长的文脉,对大河两岸的滋养。同时围绕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科技创新和水利民生等主题,展现新时代松花江流域人民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本书共收集了30个关于东北抗日联军从1931年至1945年期间,在东北地区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涉及东北地区党组织建设、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武装建设以及东北抗联开展游击战的情况,主要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进行长达14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谱写了东北抗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击日本侵略者、反对伪满
本书共收集了35个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坚持在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游击队的战斗历程,其中既涉及根据地党组织建设、革命政权建设、群众组织建设等内容,也涉及部队建设和战斗情况,主要反映了琼崖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游击队贯彻党中央指示,领导人民群众和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的艰苦历程;同时,也反映了琼崖
本书是一部汉英双语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生动地再现了尕布龙一生目标远大、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和面对亲情、面对权力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伟大胸襟,还原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生动、可信可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对事业恪尽职守,把为人民服务视为天职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介绍了其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叙述了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学习氛围和社会背景,分析了其学术研究取得成就的渊源和性格因素,鲜活展现了其对生活积极的进取精神、对学术锲而不舍的孜孜追求以及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遵义三日》一书内容及表述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准绳,从大量史料中钩沉人物事迹,以“动荡乾坤——三年多的磨难,造成遵义会议”“扭转乾坤——三天的磨砻,完成遵义会议”“锦绣乾坤——三个多月的磨合,圆满了遵义会议”为框架,将遵义会议前后的关键及细部一一厘清,考镜源流,贯穿群籍,立论稳当,史脉清晰,逻辑严谨,文采斐然,描述了中
《入川十年——一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践行“四力”的新闻实践》是资深记者朱兴建在2012年—2022年十年间于四川驻站时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和文章的集合。全书共分为七部,每部都由“报道缘起”“节目文稿”“记者手记”三个板块组成,不仅展现了新闻实务,而且有对新闻理论的分析、对新闻经验的提炼,多角度地展现了“四力”在新闻实践
2022年以来,羊城晚报开辟《名家说名作》和《走进名家工作室》栏目,深入对话岭南名家名作,推出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彩报道,并将作品结集成册。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重读经典”,第二部分是“走近名家”。“重读经典”主要收集《名家说名作》栏目的系列报道,内容包括访谈当代人文名家,深入挖掘大展所示经典书画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