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湿地资源调查与分析”项目组在对该区域湿地进行系统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撰写而成。本书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资源、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湿地资源评价、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和分
鼓浪屿历史上因特殊的机缘英杰辈出,名流云集。本书主要以厦门博物馆藏中有关鼓浪屿民国时期历史的文物、老照片、明信片、票证契约和家族文书等资料为基础,深入挖掘藏在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鼓浪屿黄金年代,在这座小岛上发生的耐人寻味的故事,重温这段无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历史。全盛时期的鼓浪屿,有闽南地区最好的医院和学校,高官巨贾、名
本书是纪录片《冰冻星球》的同名图书。全书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用纪录片的视角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大冰封”的秋天,再到长夜漫漫的冬天,记录了地球两极在四季轮回中展现的种种奇观与美景。耗时五年才问世的同名纪录片有许多珍贵画面留存在了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冰山崩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看到
本书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土壤、植被、水质、景观格局现状特征,运用地理学、海洋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时间更替与空间演化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究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
本书内容包含: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河流之间也有“抢夺站”?;世界上有粉红色的湖吗?;地震发生时,天空中会闪光?;地震可以预报吗?;北极海水结成的冰居然很重要?;冰天雪地的北极也会着火?;赤潮是红色的潮水吗?;洗衣服也会引起海洋污染?等内容。
本书汇集了流水地貌基础及应用实验研究的综合成果,是流水地貌实验研究系列著作之一。旨在阐述沈玉昌先生关于流水地貌实验研究的初衷,在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物理新概念,弘扬地理学与近代物理学、地貌学与水力学、河流地貌学与河流动力学相结合,推进流水地貌研究的新发展。将赋予现代地理学与近代物理学,流域地貌与河床地貌,历
本教材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风景游憩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编著而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游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风景与游憩的关系、风景游憩规划的理论基础、风景游憩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城市游憩规划、乡村游憩规划、原野地游憩规划与管理、类型化的游憩规划等内容。书中采纳了当前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基于
本书以滇池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选取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四个时相,以遥感影像、中国气象数据网站点数据、DEM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基础,利用ENVI、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滇池周边湿地1988-2008年近30年景观格局多样性的规律进行定性和定
本书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的自然地理格局专项为基础,深化了自然地理格局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本书希望重点回答的问题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然地理格局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资源?有什么灾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形成更加尊重自然地理并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和策略,
本书以不同时期湿地生态演变过程为基础,结合生物资源变化过程,探求衡水湖湿地发展规律并分析生物多样性对生境景观的影响,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机理,以保证湿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对生境质量模型进行耦合,研究自然保护区面积演变和特征指数时空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