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仰的源出之根是人的生存。本书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角出发,围绕人的存在、人的历史性、人类生命活动的双重维度,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分析阐释了信仰的本质、信仰的形态、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旨归,将对信仰问题的研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场域中,从“何为信仰”“信仰何为”和“信仰什么”
本书稿收录了从1870年列宁出生至1924年列宁去世,列宁一生中所有的重大事件。是研究列宁生平和著作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本书全部内容来自于《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全部六十卷中的相应内容,中央编译局又在原稿基础上做了认真的校订,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不同于一般的年表类著作,本书在记述相关历史事件时,又用大量文字对相关历史事
本卷是《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资料汇编·题注卷,包括:题注,党派、团体、组织、机构,会议,法律、法令、宣言、声明及其他文件,历史事件、历史名词,主义、学说、学派,成语、典故、代号,报刊,其他几个部分。该选题是《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1-60卷)的注释卷,包括:题注,党派、团体、组织、机构,会议,法律、法令、宣言、声明
该书是《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1-60卷)的目录卷。共收录了卷次索引、篇名索引。卷次索引包括第一卷《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等4篇目录以及3篇附录;第二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5年)等16篇目录;第三卷《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2篇目录;第四卷《论我国工厂统计问题》等32篇目录;第五卷《从何着手?
本书是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术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一部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分析马克思主义,也称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国家出现的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对比研究,从事实性维度与价值
本书收录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生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论文,包括: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而作,恩格斯对《资本论》的重大贡献研究,马克思对圣西门主义者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以动产信用公司为中心,辩护与批判: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的再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这部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共产党宣言》是对人类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原
本书以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开启为主线,从“小平小道”到1984年“小平您好”,分为策源、前奏、试验、准备、开局、定向、新局七章,展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回望当年邓小平是以什么样的精神和谋略来推进改革开放的。
本书通过对一些尘封的档案卷宗和历史文献的呈现,以蘸满真挚情感的细腻笔触,由点到面地展现了毛泽东浓郁且鲜为人知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
本书分为“传播篇”“应用篇”“发展篇”三个部分,厘清了《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以及在中国传播的具体节点和路径,阐述了《资本论》对中国革命、土地革直接影响,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指导作用,以及《资本论》在新时期的“路”倡议和供给侧改革、金融创新、脱贫攻坚战、绿色发展等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廓清了人们关于《资本论》是否已经过时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