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忽必烈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人所共知,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铁骑扫荡了欧亚大陆,建立起蒙古大帝国。但是,如何去统治管理一个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的地区,成吉思汗没能来得及回答。忽必烈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点。他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既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
蒋之奇(1031—1104),字颖叔,号荆溪居士,常州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曾寓居苏州。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本书遵循年谱著作的要求,按时间为序,以事件为纲,从蒋之奇出生开始记述,介绍了蒋之奇生平事迹,以及蒋氏家族的大背景和蒋之奇亲属的一般情况,蒋之奇伯父蒋堂的仕宦经历、交游情况。同时,穿插了与苏轼相关的人和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段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作为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南陈北李”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共产党,他们建党的初心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情怀和胸襟?本书分为“陈独秀篇”和“李大钊篇”,以当事人的回忆为主体,展现陈独秀、李大钊个人与国家命运之变奏乐章;以“南陈北李”之名,追忆两位给
周镜(1925.12.21—),江苏宜兴人。岩土工程专家,中国铁路路基土工技术开拓者之一。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唐山铁道研究所(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分会理事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其中,“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一批批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湖湘子弟热血谱。蔡元培在《论湖南人才》一文中写道:“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霸得蛮”既是湖南人的性格特征,也是湖湘文化的独特品质,而在每个湖南人的身上,
书稿讲述了出身大地主家庭的胡景铎从少年时代起反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毅然而然参加革命,投入人民的怀抱,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幸福的光明大道。新中国成立后,胡景铎扎根交通战线22年如一日,历任陕西省交通厅厅长等职,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纯真本色,始终保持着一名革命军人的作风,直至病逝在办公桌前,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本书稿是一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青少年读物。作家马晓丽通过对大量的,且翔实可靠的资料梳理,运用生动的文笔描绘了我国光学之父、“863”计划倡导者王大珩早年在清华求学、留学归国后在解放区组建物理实验室开展物理研究、调任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光学研究并成长为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的传奇经历,书稿共分9个章节,集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内
朱元璋出身低微,却终成一代帝王,开创了三百年大明,这让很多人对他的经历充满好奇。明史专家吴晗先生通过本书,为我们讲述了朱元璋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图书以章节划分,依次讲述了朱元璋的少年流离失所,青年加入反元及与各个敌对势力斗争,中年称帝、实施各种统治措施,老年屠杀朝臣、积劳成疾去世。图书结合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等多个维度,
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是著名湘军将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他经历了洋务运动、收复新疆、开发西北等重要历史事件,其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的壮举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堪称晚清政坛风云人物。人文社清代人物传记系列之一《左宗棠》,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系林徽因外孙女、梁再冰之女于葵所著。该书依据独家所藏大量林徽因及其亲属第一手文献档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切入,全面展现了林徽因曲折坎坷而又光彩照人的一生。与世面上已有林徽因相关出版物不同,该书中所载的几百幅图片及诸多文字史料中相当部分系首度公开面世,作者也就涉及林徽因生平思想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