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医古籍中华佗经典方剂及民间流传的华佗古方1100余种。书中组方用药精练、经济、实用性强,从方剂的组成、功效、煎服法到注意事项均有详细的描述,即查即用,清晰明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病症,如头痛、胃痛、食欲不振、肺热咳喘等,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治疗处方。
本书共五十二卷,约二百万字,收录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之大成之作,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具有先进的生
本书为第一辑“丽九味”和第二辑“丽水九地药”的续集,本辑在第一辑和第二辑基础上,继续筛选出丽水除已编写品种以外的、仍具有丽水特色的中药,如畲药百鸟不歇与待开发畲药树参、新浙八味前胡、浙八味白术、花类木槿、民间应用极广的草药车前草、爬行动物龟鳖类、草根白茅根、真菌木耳、青田民间多用于火锅的五加皮、汉文化代表蚕桑文化的桑类
本书共二十九章,内容包括:中药药性、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中成药学、解表方药、清热方药、泻下方药、祛风湿方药、芳香化湿方药等。
本书收集1949年以来出版的专著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论著等为主要参考资料,将其内科的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汇编成书,设立了110余个内科病种,共收集3000余则方剂,涉及中药、针灸、敷贴等多种治疗手段。每个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将每个疾病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六部分进行深
本书系统地运用了智育心理理论,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突出,教学知识点简明扼要。构建知识框架,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每章概述中均系统阐述了该类药含义、归经与治疗范围、性能特点、作用与适应证、配伍原则、注意事项、药理作用等。体现了中药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反映了基本知识的规律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收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中的经典方剂,按方剂的功效进行分类,对每一方剂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方论、化裁、禁忌、临床验案应用等方面详述,通过对现代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的经典方剂的搜集与整理,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掌握,充分理解并掌握六经辨证、杂病辨证等理论在临
本书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系列”之一,本书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山大学苏薇薇团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本书对化橘红有效成分柚皮苷的药效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分四章:第一章,柚皮苷止咳作用及机制研究;第二章,柚皮苷祛痰作用及机制研究;第三章,柚皮苷对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第四章,柚皮苷对吸烟致气道炎症及
传统中医药需要传承更需要科技创新,现代医药装备的应用与创新发展对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系统展示中药炮制设备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讲述中药炮制设备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并按照中药加工炮制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各个生产环节常见的炮制设备。每种设备在实物图或结构图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结构、工作
“神奇的中草药”系列是一套写给青少年读者的、关于中草药文化的通俗读物。本书是“神奇的中草药”系列中的一册,通过讲述刘寄奴、徐长卿、使君子、柴胡、何首乌等二十多种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中草药得名缘由的小故事,为青少年读者揭开中草药的神秘面纱,还可以让小读者们在阅读中了解我国的中草药文化,欣赏古代的名医风采,了解经典的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