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旨在帮助我国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了解并掌握撰写英语科技论文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技巧,并希望能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教材以科技论文的宏观语篇结构和微观语言特点为主线,采用“自下而上”的编著理念,收集石油、化工、地质等学科的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800余篇英语论文,建立语料库,从中检索、提炼出了
本书从流体相平衡理论出发,全面系统地对致密油藏流体复杂相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纳米孔隙中的毛细管力效应对流体相平衡的影响;利用复合模型,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模型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复杂相态理论及裂缝网络系统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最后介绍了二氧化碳吞吐提高采收率在致密油
本书内容讲述: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油气储量中,低渗、致密油气比例逐年增多。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不断降低的储层品质,如何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效益及实现未动用低渗透油气储层有效开发,对保持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低孔、低渗油藏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采出程度的增大及剖面矛盾的加剧,油藏含水上升
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长庆油田基本概况入手,介绍长庆油田数字化发展历程及建设成果。第二章介绍长庆油田新时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数字化转型蓝图。第三章围绕梦想云,介绍了长庆油田数字化转型成效,主要包括梦想云本地化部署、智能中台、地质工艺一体化、生产运行管控、精细油藏研究、精益运营管理等内容。第四章对智能油田进行展望,主要
本书为《勘探开发梦想云丛书》之一,总结了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发展现状及其信息化建设成果,分析了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及其数字化转型所面I临的困难与挑战,基于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技术路线和建设成果,开展了海外油气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研究与设计,描绘了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数字化发展新图景。针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与工程建设所面临的
2017年7月,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正式批准公司发展战略与科技基础工作决策支持研究项目--“《中国石油科技成果获奖全书(1949-2015)》编写研究”专题,本书在编写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成册。全书记载了中国石油1949-2019共70年5012项的获奖科技成果。本书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70年中国石油以产量增长为主线
本书在介绍了六类不同类型复杂气藏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气藏开发主体技术、开发模式、开发规律、关键开发指标的全面研究,系统集成了这六类复杂天然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与配套政策,进而为我国已发现气田的开发提供指导,以提高我国整体天然气开发水平,降低开发风险;同时为天然气工业的长
本书介绍簇式支撑高导流通道的形成机制和支撑剂柱稳定性实验、高导流通道压裂裂缝一支撑剂柱相互作用模型及通道压裂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阐述纤维脉冲加砂高导流压裂工艺技术、脉冲式支撑剂自聚调控高导流压裂工艺技术等。
本书汇集了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发布标准和授权专利,从侧面反映了“十三五”科技工作的主要成果,涉及超高钢级管材断裂与变形控制技术、复杂工况油套管柱失效控制与完整性技术、地下储气库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及柔性复合管开发与应用等关键
全面总结上届年会以来我国LNG行业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深度解读政策与标准,围绕资源、市场、贸易战略规划,LNG全产业链工艺技术,工程设计、建造、数字化交付、智能化运维等方面展开交流,推广展示取得的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成果,助力各企业规模化推广应用进程,讨论分析国产化技术和装备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差距、规划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