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当代文史名家周勋初先生最早涉及的治学领域,本书作为《周勋初文集》之一种,即收录周勋初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学术论文,包括《写作年代新探》《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衷法述评》《郭璞诗为晋“中兴第一”说辨析》《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写作年代新探》《中的司马相如赋论质疑
本书以作家虹影的博客为研究中心,聚焦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面对网络媒介所带来的身份焦虑、信息焦虑等等新问题,作家如何主动的形塑自我角色形象、界定自我社会地位;在商业和文学之间,作家又如何坚守人文性的精神原点,自觉履行文学的价值承诺,最终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文学新生的契机。??
本书选入蔡宗齐教授40年来在中国古典诗歌、古代文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11篇,由其亲自精选并编辑,蔡宗齐教授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研究原则,以内文化跨文化超文化的视角审视中西文学,将中西文学理论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努力促进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深度交流。全书分为古典诗歌、古代文论与比较诗
本书是欧阳修综合研究的力作。作者洪本健教授是欧阳修研究大家,曾任全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对欧阳修及宋代文学有极深的研究。本书虽名十讲,看似通俗读物,实是专精研究之作,意图对欧阳修做综合性研究,建立欧学。基于欧学的学术目标,本书不仅仅研究欧阳修的诗文,更是广论欧阳修在史学、经学等方面的成就。全书视域独特,采用他人视角、比较
本书从民族性话语言说主体的精神建构、民族性话语言说话题、民族性话语言说方式的角度进行观察、探讨。从国民性改造到民族性的再发现,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下确认了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的价值。既有研究大都采用西方文学资源,对于中国文学自身的传统重视程度不够。而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中国风骨正是其闪光点。本书立足
邵雍(1012-1077)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是北宋理学家、易学家和诗人。《皇极经世》是其易学著作,《击壤集》是其诗集。本书透过易学的切入角度去观察邵雍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发现易学对于邵雍诗学思想、诗歌创作以及生命境界理论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其诗学与易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在邵雍以易学观察世界、
本书以中国现代文论为对象,以研究文学理论的效用性为突出特征,目的是试图改变多年来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各不相扰的境况。认为,文学理论不应仅仅抽象地辨析诸如文学与社会、与人生、与哲学等关系,以及文学是如何产生的,文学是怎样发展之类的宏大叙事,而且还要把文学实践的如与“写”及“读”密切相关的小问题研究好,并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
本书收入作者三十年学术生涯不同时期所撰写的十二篇论文。对明清文化中有关欲望、性别、友道及文人自我认同等相关议题及其不同载体(包括诗文、章回小说、拟话本和戏曲等)进行了探讨。从西方汉学的视角揭示了文人文化在明清时期的新趋势和变迁。作者还撰写自序详细回顾了学术生涯发展各个阶段的治学方法以及主要的学术成果。全书由三个
《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全书分为“思潮与现象”“小说论”“诗歌论”“文学对谈”四辑,主要收录了体现作者批评风格的代表作和部分新作,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学、先锋文学、青年写作、诗歌精神、网络文学、“里下河文学”等问题,并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了批评与论述,作者以粗犷的线条和锐利的笔锋勾勒出一个青
老舍被尊称为中国伟大的现代作家之一,然而,这位有抱负的年轻作家于1924年至1929年在伦敦度过的时间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老舍从故乡来到繁华的伦敦西区这里有布鲁姆斯伯里派、旋涡派、各种流派的前卫主义者、埃兹拉·庞德以及金牛犊洞夜总会的歌舞表演。他流连于伦敦西区妓女的世界,见识了英国臭名昭著的中国人布里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