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3章,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电工测量与非电量电测、安全用电、电子电路仿真工具Multisim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能与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电容和电感、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生产实训和电工职业资格训练。
未来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超过50%,这对储能设施提出了具备十几小时乃至几天的储能时长的新需求,以满足GW级别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和长时间削峰填谷的需求。本书旨在向储能行业从业者及对此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中长时储能技术系统性的介绍。本书共10章,涵盖了长时储能综述、抽水蓄能、锂离子和钠离子
本书针对安徽省变电站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通过标准土壤腐蚀实验,开展输变电工程土壤环境下的现场选点、埋样工作,到期对现场埋样腐蚀速率进行收集,进而绘制安徽省电网土壤土壤等级地图。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实现地下煤气化耦合CCS项目的大规模推广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意义重大。本书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地下煤气化耦合CCS项目的能效、环境和成本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识别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同时,建立了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为未来项目商业化推广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本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两种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本书共两篇,9章。第一篇即基础篇共5章,内容分别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S7-1200PLC基础知识、S7-1200PLC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S7-1200PLC扩展指令。第二篇即应用篇共4章
本专著针对现有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分析难以阐明新能源场站设备间耦合作用,现有控制措施无法适应振荡频率不确定、形态多变场景,难以兼顾新能源机组基频特性影响等问题,通过探究新能源机组次/超频动态响应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新能源场站网络拓扑,建立新能源场站网络能量模型,揭示新能源机组之间及新能源机组与无功补偿装置之间的耦合作
《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控保技术》共7章,主要内容围绕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的组成、故障特性与控保技术展开。第1章简要介绍了光伏发电及其并网系统,以及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章分析了光伏电站交流升压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系统拓扑,并对其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介
本书共分七章,对电气材料的相关基础及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其中第1章绪论,第2章电气材料结构与性能,第3章电介质材料,第4章半导体材料,第5章导电材料,第6章磁性材料,第7章电储能材料。
本书共8章。第1章概述了超级电容器以及多金属氧酸盐基复合物和镍钴基复合物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现状。第2-5章分别介绍了偏钨酸基铜、硅钨酸基铜、磷钨酸基铜和磷钼酸基铜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第6、7章分别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多孔镍硫化物和多孔碳表面氧缺陷型钴酸镍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第8章介绍了煤沥青树脂基多孔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