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涵盖从早期工会、农会组织建立到解放战争时期诸多重大事件,如靖远起义、南梁红军干部学校、陇东抗日根据地建设等。下篇讲述了众多英烈的感人故事。这些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时代的甘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本书的出版对于加强党
《长江文明》是以长江流域古代文明、文化、历史、考古各方面问题为范围,反映长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集,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编著。内容主要包括长江流域考古发掘研究、古代文献的文本解读、博物馆展览与运行研究、历史文化解释性研究,以及关于长江流域研究的重要专著和新理论问题的阐述、评论、综述与争鸣等。选文
本书由政协临沧市委员会组织编写,共征稿150篇左右,共计40万字,分为综述篇、三亲篇、感怀篇、诗歌篇、书画篇、摄影篇、乐谱篇。这些“三亲”(亲历、亲闻、亲见)史料均围绕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建设、重大变革,反映临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本书的出版有利
《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集刊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兼收与此相关的学术著作读书笔记、评论性文章及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广州大典研究(2025年第1辑总第15辑
本书主要记述2022年南宁市发生的大事、要事,并刊载部分大事、要事图片,图文并茂地反映南宁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力求全面、准确记录中共南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本书采用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的编纂体例
本书全面、客观地论述了1991年至2005年广西工业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该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的第一部工业志,内容主要有综述、管理、糖业、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和冶金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勘探开采业、石油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制浆造纸与林产品加工业、医药工业、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
《广东新语》是明末清初岭南学者屈大均所著的地方风物笔记,成书于康熙年间。全书共二十八卷,分天、地、山、水、诗、文等二十八个门类,系统记述了广东地区的山川地理、物产风俗、方言歌谣、历史人物及海外贸易等,堪称岭南文化的百科全书。作者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融历史考证与文学笔法于一体。作为清代笔记体方志的代表作,该书兼具史料价值与
《广府文化》第11辑是“第十一届广府文化论坛”的参会论文之精选,包括广府语言与文学、广府历史与地理、广府文化与艺术等18篇论文,所选论文资料翔实,论述充分,新意扑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本辑设史地考辨、学术探源、国家治理、近世寻踪、性别研究、学界忆往等6个栏目,涉及战国西汉蓟城、妙峰山信仰、明代京卫制度、近代北京女警察等主题,扎实推进了北京城市史及区域史的研究。
“汉魏文章半洛阳”,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一部河南史,半部洛阳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上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洛学研究》是河南科技大学创办的学术集刊。集刊立足河洛,面向全国,以宣传河洛文化、展现河洛学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以收录原创学术论文为主,辟有河洛论衡、河洛文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