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化记忆:在中国海洋大学迎来了100周年华诞之际,通过追忆曾在海大园停留过的文化名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洪深等等,唤醒曾经的绚烂文化记忆。第二部分为问一道十:通过记录海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向老师(作者)提问,老师的回答和指导,表现当代大学生在学术、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求索。第
这是一本讲海鲜美食文化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蕴含传统文化的散文集。通过江海之鲜,讲述人、食物与土地、故乡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本书稿,读者不仅能读到一部海洋文化散文,还能感受到一场海洋美食盛宴。书稿通过30余篇文化散文,将活蹦乱跳的江海至味传递到每位读者的舌尖。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寒继《无鲜勿落饭》《江南小吃记》《东海追鲜》后的第
这是一本关于作者故乡安康的风土人情的散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的70余篇文章。全书分为“草木本心”“心之清明”“大地有耳”“那时桃花”“乡愁未了”五辑,描绘了安康山清水秀的好生态、质朴醇厚的好民风、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温润祥和的乡土乡情。五个部分相对独立
本书收集《荛圃藏书题识》《荛圃藏书题识续录》《荛圃刻书题识》《士礼居藏书题跋补录》《百宋一廛书录》等题跋著作,包括黄丕烈的题跋作品。以上作品分别由潘祖荫、缪荃孙、王大隆等陆续辑录。书稿依中华书局影印本《黄丕烈书目题跋》点校整理,并参校相关文献,文末编有书名索引。我社曾于2013年、2015年分别出版过本书的精装本与平装
《追书走世界》是一部跨越山川湖海,探寻人文风情的旅行随笔集。从南雁荡的自然奇观到百岛拾珠的壮阔,作者以书为伴,脚步不停,记录下一路的风光与感悟。书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深情描绘,如黄果树瀑布的磅礴、霞浦滩涂的柔美,也有对文化古迹的深刻思考,如萧红故居的静谧、章太炎故居的沧桑。作者不仅追寻着书页间的故事,更在现实世界中与凤凰
《江月初照》是张秉正精心编撰的一部旅行与文化随笔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带领读者跨越时空,领略中国乃至世界的多样风情与深厚文化底蕴。从开篇的“飞向巴厘岛”,作者便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启了探索世界之美的旅程。书中不仅描绘了巴厘岛的自然风光与异域文化,还深入探讨了国内诸多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地方,如王家大院的建筑灵
少小时我很淘,攀梁上房是我寂寞童年的乐事;虽然不至于揭瓦,但在屋顶潇洒时把瓦片踩烂了不少,以至一下雨屋里就漏水,因此我没少挨母亲的苕帚把子。13岁那年,我和同学挑着铺盖徒步两天去雁荡,虽然走得满脚血泡,但这不耽误我翻马鞍岭,登铁城嶂,从中折瀑和大龙湫汹涌的瀑布下面穿过。成年后我曾横跨天台石梁,在南戴河高高的沙丘上“飞”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陈振林的旅游散文力作。“屐痕处处”,是作者四处游走留下的轻轻印迹,“雪泥点点”,是作者作为一个旅行者的片片思想浪花。作者集教师、作家、旅行者多种角色于一身,乐于旅行,善于思索。文集中,有从日本归来的见闻感受,有到云南看云的生命感悟,有赴北京城体验的快乐与幸福,有自青海湖得到的满
散文集。本书精心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及征文活动中荣获殊荣的佳作,内容广泛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册地理风光的集萃,更是心灵旅行的见证。从巍峨挺拔的山川壮丽,到蜿蜒辽阔的河湖柔美,再到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人文景点,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足迹遍布远方的真实写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们总是在路上。也许是一个小镇,也许是一片大海;也许是一座名山,也许是一个圣地;也许是人文,也许是风景;也许是非遗,也许是一羹一饭,也许是……。这些留下过我们足迹的地方,曾经有许多人来过,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到来。我们用笔、用镜头、用心,记录下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大家,弥补一些不能达到的遗憾,留下一些不曾相遇的念想。希